調理食品,對于大眾消費階層來說,聽起來還比較陌生。但在調理食品概念背后展示出的,卻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新型食品加工產業。
陌生新詞——調理食品
“什么是調理食品?是保健品?還是什么新的調味品?”
每當談起調理食品的時候,總會遇到這類疑問。看來調理食品這個詞在中國的大眾消費者中認知度并不高,但要說起早已面市而且鋪貨率極高的速凍水餃、湯圓和包點等產品來,則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調理食品似乎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但調理食品不僅包括這些速凍食品,它的涵蓋范圍實際非常廣泛,品類多樣,品種豐富。
認真觀察一下各大超市的冷柜貨架,隨著今年散裝速凍食品退市,品種豐富的調理食品陳列面和品種數量正在悄然增加,從各種速凍炒飯和炒面等微波食品,到湯羹食品和各式泡飯等即食產品,從各種半成品炸雞塊、調味肉扒和燒烤制品,再到串燒和便當等便利店主打產品,品類繁多。通過零售終端,調理食品正越來越多地滲入中國大眾的家庭消費,并逐漸成為消費流行。
在國外食品市場上,調理食品已蔚然成風,調理食品在英語國家叫做“Prepared foods”,翻譯成中文是“經過洗、切或其他預處理,可直接進行烹飪的預制食品,預加工食品”;在日本,調理食品通常被稱為“Process foods”即加工食品。我們不妨給出定義:調理食品是指以農產品、畜禽和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經前處理及配制加工后,采用速凍工藝,并在凍結狀態下(產品中心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下)儲存、運輸和銷售的包裝食品。
一般認為,調理食品是屬于冷凍食品的范疇,冷凍食品包括五大分類:調理食品、畜肉產品、家禽產品、水產品、果蔬產品。其中調理食品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根據最終產品分類,調理食品可分為:
① 面米制品:適于各種花色的炒飯、燴飯、炒面、燴面、配餐、粥類、米粉、匹薩餅等產品;
②裹面制品:適于冷凍裹面魚蝦、肉類、禽塊、可樂餅、果蔬等產品;
③乳化肉制品:適于冷凍畜禽肉制成的丸類、餅類、腸類等產品;
④魚糜制品:適于冷凍魚、蝦、蟹等丸類、糕類、腸類等產品;
⑤菜肴制品:適于冷凍各式生制、熟制菜肴產品;
⑥燒烤(煙熏)制品:適于冷凍烤鰻、烤(熏)肉、烤(熏)禽、肉腸、素腸產品;
⑦火鍋湯料制品:適于各種海鮮、麻辣、酸辣口味等火鍋湯料(鍋底)產品;
⑧湯羹制品:適于冷凍畜禽湯、海鮮湯、蔬菜湯、雜燴湯、奶湯等中西式湯肴產品。
——根據原料分類,調理食品可以分為:
①菜蔬類調理食品:如脫水蔬菜、五味杏仁、春筍等;
②肉類調理食品:如調味肉串、調味肉丸、醬排骨、方塊火腿、雞塊等;
③水產類調理食品:如調味魚漿、調味魚排、烤魚片、烤鰻、面包蝦等;
④混合類調理食品:如水餃、湯圓、漢堡、火鍋料等。
調理食品——食品消費市場的新寵
從發達國家的食品發展歷史中發現,隨著家庭冰箱和微波爐的出現和普及,極大地推動了飲食消費方式的多樣化和便利性發展,使得冷凍冷藏食品和調理食品具備了廣泛推廣的消費條件。
由于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備餐時間和用餐時間都在減少,但家庭用餐仍是大多數家庭非常重要和寶貴的團聚方式,它對于家庭成員的幸福感獲取、壓力釋放、感情溝通和生活品質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產生了對食品便利性的強勢需求,并逐漸形成消費依賴。減少家務時間,迫切需要一種現代的某種生活方式來替代家庭生活得幸福——調理食品的出現,可以部分緩解家務的瑣碎,還能節約時間享受美食。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和地區,調理食品和家庭替代餐的主要目標顧客群是不斷擴大的白領階層或者中產階級,他們的生活節奏較快又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