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幾年前社區營銷的紅火相比,今天的企業更多的體會到了社區營銷的艱難。社區變了,消費者變了……面對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社區,既誘惑又困惑,社區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財富?
時間:2004年7月
地點:夏天北京某小區的社區
主題:社區內營銷場景:
大門口散發宣傳單的推銷員有增無減,門衛室門口掛著某防盜門企業提供的安全提示宣傳海報;以某品牌礦泉水命名的小賣店里,正在進行冰淇淋買贈促銷;社區廣場周末由XX牛奶公司組織了消夏晚會;社區活動中心廚具以舊換新還在繼續;樓門口的公告欄里一律是回饋消費者和義診的消息;信箱里健身中心、美容機構誠邀加盟,而且一律讓你覺得占了好大的便宜;電梯間里廣告不斷更新;家門口照例是最新的超市降價活動宣傳單;有人按門鈴,你可能迎來各種業務員的張張笑臉……
社區營銷的花樣在不斷翻新,無孔不入,讓人眼花繚亂甚至有些厭煩。這,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企圖挖掘財富的地方。那么,如果你的公司也希望從中掘金的話,資源有哪些,采取怎樣的方法,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零售終端之道
對于大多數快速消費品來說,占領社區零售終端是他們實現銷售的基礎。目前,社區的零售終端大體有以下幾種:
零售點:包括食雜店、早市、菜市場等,是社區終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家庭主婦的主要活動場所。不僅是銷售場所,也是重要的口碑傳播場所,因此在這些市場設點時,必須注重攤位的包裝,通過銷售人員統一著裝和氛圍營造,提高品牌形象。
某類產品的專門店:例如水站、奶站、批發點等。值得注意的是,以水站為代表的專門店具有配送、兼容優勢,不僅是零售場所,同時也是渠道建設的合作伙伴。
專賣店:企業自建的終端專門店。專賣店模式雖有很多益處,但并不適合所有企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財力和物力,綜合資源是否支撐,因此中小企業更需要反復權衡,專賣店對于品牌而言是一種超前行為,需要長時間的市場培養,所以專賣店在現實階段的意義是宣傳大于獲利。
很多企業認為,開拓社區零售終端完全依靠DSR(銷售代表)的能力,其實,一個清晰的渠道框架是社區零售終端的基礎,是采取直銷還是分銷,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直銷模式:由經銷商直接開拓社區的各類終端,并承擔后續的單店配送、管理和服務等工作。這種模型的優點是:對終端的控制力較強,能有效掌握社區網絡,相對應的缺點是:物流配送難度高,管理成本高。
直營模式 (以牛奶產品為例):
分銷模式:要求社區內的分銷商,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配送能力,同時功能上更偏重于整箱銷售,與單純的零售點有所不同,需要設計讓渠道成員們所接受的價格層次。
分銷模式(以牛奶產品為例):
社區營銷與普通的賣場相比,更加強調人性化的服務。因此,在做好終端和渠道之后,必須設計更加溫暖的、特別的銷售方式。例如送貨上門、針對不同社區提供增值服務、建立會員組織等等,拉近消費者與產品、企業間的距離,這就涉及一個品牌的擴散和傳播問題。
品牌傳播之道
很多企業把社區作為品牌宣傳的窗口,希望達到終端銷售和品牌建設的同步發展。由于社區的特殊性,為品牌的建立提供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
社區里廣告同樣需要創意
因為社區廣告商覆蓋的小區一般都是采取封閉式物業管理,所以社區居住人口的特征、在社區活動的路線高度固定,為信息有效到達創造了理想條件。尤其是電梯廣告,密閉的空間強制你去閱讀廣告信息。這一點恰恰是很多快速消費品企業進行傳播的目的。不僅如此,社區傳播的費用相對于其他形式的廣告費用低,可以節省預算。從目前來看,社區廣告有以下幾個方式:
電梯:密閉的空間強制消費者去閱讀廣告信息。但是電梯廣告由專門的廣告公司承攬,在社區廣告中費用比較高。
食雜店: 食雜店比較常見的宣傳載體是墻壁海報、店招廣告和太陽傘等。一些經驗豐富的營銷人特別推崇“堆箱廣告”,所謂堆箱廣告就是在食雜店門口將外包裝箱整齊的堆砌,付出少量的費用,但宣傳的效果十分不錯。
海報張貼:是社區營銷中的主要宣傳方式之一。海報張貼的選點十分重要,除了社區的宣傳欄(通常屬于居委會或當地工商局管轄)、食雜店和居民樓留言欄外,還可以考慮在農貿市場出入口、小飯館等處張貼。
DM直郵:DM直郵廣告較高的到達率是它的最大優勢。幾乎每個城市的郵政廣告公司都有這項業務,單位成本0.5元左右。由于直郵廣告越來越多,閱讀量有所下降,所以在設計上盡量簡潔明了,配合促銷信息傳播更為有效。
除此之外,還有懸掛條幅、指路牌等等。其實,社區里廣告形式遠不止這些。例如溜狗產生的糞便是令很多小區頭疼的問題,于是某狗糧生產企業在很多小區中放置了方便抽取的塑料帶,外邊的盒子上印有該品牌的標志,即達到了宣傳的目的,有方便了小區居民。將產品與小區生活相結合才是上佳的廣告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