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某本雜志上看到高爾夫球源自放羊人時,我感到好笑。當代富豪們象征身份的一項高貴運動早期竟是放羊人因寂寞無聊而玩的一種游戲。而后我感到震驚,讓我感到震驚的是我的姥爺竟然做了一輩子打高爾夫球的人,因為姥爺他放了一輩子羊,以養羊、殺羊、賣羊肉、賣羊湯而獲利養家。
放羊這項工作異常簡單,只要羊群里有只好領頭羊,放羊人把這只俗稱頭羊的領頭羊管好,指引它到你想讓它去的草場就行了。頭羊不亂跑,羊群就不會散,也就始終是在那一片草場里吃草。當頭羊跨出放羊人給它指引的范圍時,放羊人拿起自己那把木桿極長的小鏟鏟上一塊土疙瘩照著頭羊打過去,頭羊就會明白已跨出了放羊人給它指定的范圍,會立即回到放羊人給它規定的范圍內。
兒時曾隨姥爺放過幾次羊,姥爺鏟土疙瘩打不聽話的羊,那叫個準,幾十米開外,彈無虛發。所以姥爺這樣的放羊人放羊就比較輕松悠閑了。有句老話講的“拾柴的別和放羊的比”,就是說拾柴的人和放羊的人遇上了,拾柴的人千萬別和放羊的人聊個沒完沒了。放羊人給羊找到了草場,羊自己就去吃草了,而拾柴人要撿的柴卻不會自己跑到手里來。到天黑羊吃飽了,放羊人趕著羊群走了,而拾柴人卻兩手空空。
由此想現代管理所講,把自己的位置擺對,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時刻記住自己是干什么的。卻也是拾柴的和放羊的這么簡單的道理。
一個放羊人,領了一群羊卻能輕松悠閑的把羊群看護好,因有一只好頭羊。一個打高爾夫球的人,領導一個團隊也能輕松悠閑的去打高爾夫球,因有一位好的CEO。這個CEO能把許許多多的下屬管理好,讓他們有條不紊,全心全意的為老板創造財富。每一級只要按照上一級的指示去辦就行了,錯了沒責任,錯了是CEO的錯,是CEO的工作失誤,是CEO沒有按老板的指示辦,老板會向放羊人那樣拿起小鏟鏟上土疙瘩打羊一樣的打CEO,與己無關。所以,老板眼里的好CEO就是放羊人眼里的好頭羊。階層不同,工作不同,道理和意思卻完全相同。
姥爺對我說,這家伙一群羊,沒有一只頭羊,三五個朝這邊跑,七八個又朝那邊跑,畜牲們散了伙,一個人根本沒法子照護,多幾個人也不好把它們趕到一起。看著放羊簡單,憑的就是好頭羊,羊群不聽話,打頭羊就行了。現在想想姥爺作為放羊人是擒頭羊,古代兵書講擒賊先擒王,現代老板不就是擒CEO嗎。姥爺還對我說,頭羊這家伙在羊群了是最厲害的,羊和羊經常打架,兩只羊打起來,頭對頭,角對角,離的遠遠地就沖過去了,有的羊打架打的角都撞斷了。頭羊就是打架打出來的,其它羊都怕它,它想欺負那個就欺負那個。所以它往哪兒走,其它羊就跟著朝那兒走。
我又想,這羊都知道跟著頭羊走,就不會受欺負挨打了。難怪有些領導一出事,下屬也會帶出一幫來。下屬你就得與領導同流合污,投其所好。若想潔身自好,那就像羊不緊跟頭羊了。
又想起某流傳甚廣的短文,說記者問放羊娃的那個故事。放羊娃用幾個詞就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從而概括了放羊娃的人生觀。姥爺不同,姥爺知道深加工,姥爺養羊讓羊生崽,接著選擇性地殺羊,殺了羊,肉賣錢,骨架熬湯賣錢,皮還能賣錢。姥爺通過這一條龍的經營方式,把羊的價值最大化的挖掘了出來,獲取了不菲的收入,比起單靠養羊賣羊可增加了不知多少倍的利潤。
養羊賣羊又何嘗不是象賣資源一樣呢,不做深加工,賣出去的是用噸做單位的產品,買回來的卻是用件計單位的商品了。無資源的賺了大錢,有資源的賺的卻是小錢。這不就是借雞生蛋嗎。
姥爺在鎮子上賣的羊湯,湯濃、湯白、湯香、味好,量足且干凈衛生,賣的羊肉也從不缺斤少兩,并會給顧客稱好的羊肉里再送一小塊羊油。生意就這樣做起來了,做的十里八鄉有口皆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更是沒有幾人沒嘗過。許多人逢上趕集的日子,只是因為要喝上姥爺賣的一碗羊湯來趕集。姥爺把生意的紅紅火火,而離姥爺不遠處的另一家羊湯館的生意卻冷冷清清。
姥爺不怕競爭,姥爺能讓沒吃過的人想來吃,吃過以后的人成為回頭客。姥爺只知道自己憑的是實在。卻不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現代商界所說的企業文化。更不知他所做的一切正是當代營銷精英們所研究的怎樣成功留住客戶。
姥爺是位沒有文化的人,姥爺的生意也使他沒有機會走出鎮子。但姥爺卻靠他的小生意養育了媽媽們姐弟八人,臨終時卻還略有積蓄。姥爺一生靠的是勤勞樸實。并常常說“前頭有騎驢的后頭還有不如的”是說做事要向勤快人家學習看齊,過日子生活上要節儉,看看后頭還有多少吃不飽穿不暖的呢,吃飽穿暖就行了。這就是我的姥爺,離開我們已有18個年頭了。(楊年東 喬喬)
【楊尚東】北大心理學碩士、董事局主席、著名企業文化專家和創業指導專家;兩岸三地企業家聯合會副主席;電話:13521823445;郵箱:yhx88168@126om; QQ:416149601;學院網址:www.hxhr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