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近10年的ACER筆記本后,去年(2008年)將第二次購買的ACER3010轉作家庭用機,換了一臺聯想lenovo筆記本。每天對著黑色的聯想方塊筆記本,雖然在使用上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但只要一背著它出門,就讓我感覺特別的沉重,走在奔赴客戶的路上,不禁讓我十分懷念以前所使用的ACER筆記本。
是的,這臺聯想lenovo筆記本真的是太重了,拎在手上沉甸甸的,背在肩上如果走長路,那感覺完全就是負重而行,就是一種體力負擔。再加上那質量實在不怎么樣的電腦包,讓我對聯想電腦產品沒有太多的好感。反觀ACER筆記本,10年前我發現了它的輕薄、小巧,就跟A4紙般大小,背在身上很輕很輕,盡管它有發熱的毛病,但我還是花巨資(在當時算是非常貴的,接近2萬元人民幣)買下了它。四年前,當我要重新購買筆記本電腦時,挑來撿去,在幾個大品牌間(日本貨不考慮)進行反復比較后,最終還是選擇了ACER筆記本。
當年聯想以“蛇吞象”的方式兼并IBM的PC部門并經過幾年的整合后,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世界500強,我非常敬佩。過去無論是在咨詢項目中還是培訓時,總把聯想作為一個典型案例。柳傳志所總結的企業經營方法論,諸如“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等論述非常精辟且實用。無論是聯想還是柳傳志,都是其他中國企業做強做大的學習榜樣。
作為中國第一家完全市場競爭下(尤其是以國際并購)而成長起來的企業,聯想擁有了無數的輝煌和榮耀。
上季度的巨額虧損再次讓聯想成為全國輿論的中心。已經退隱多年的柳傳志不得不再次出山成為聯想的董事局主席,而楊元慶再次轉任CEO。無論柳傳志怎么說這是幾年前就已經安排的人事局,虧額虧損標示了聯想已經步入巨大的發展危機之中。
聯想的巨額虧損原因有很多方面,諸如外部需求緊縮,成本上升等。或許這些都可以成為原因,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我個人認為,聯想有今天的結局,顯露其全球化競爭下所缺失了根本一環——未能回歸創新和消費者需求的本質。
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幾年聯想電腦(包括收購過來的Think Pak)的產品有什么全新的突破嗎?至少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沒有感覺到。
為了比較下當前聯想電腦的產品,周末我特意去逛了下廣州最有名的電腦城,聯想電腦眾多產品中,始終沒有發現她能夠讓我特別興奮的產品。
聯想集團雖然創造了中國企業國際收購的奇跡,但作為一家處于全球化、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企業,聯想除了經繼續整合全球資源配置外,應該真正回歸產品與技術創新的路線上來,回歸到滿足顧客需求的本質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