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護士入嫁豪門”事件回顧
2003年12月10日,北京王府井飯店,一樁長達四年之久的婚姻協議終于秘密簽訂:歐萊雅集團正式收購小護士。
曾經的小護士掌門人李志達說:“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常被蓋保羅(歐萊雅集團中國總裁)的真誠所打動。后來我認識到,小護士這個品牌是屬于今天和未來的消費者的,而不是屬于哪個企業的。歐萊雅有跨國公司的運作經驗,對于如何推進小護士的發展,我們進行了多年的溝通。”
當時就有人擔憂:歐萊雅巨資收購小護士,就是為了消滅中國市場上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對此,歐萊雅中國公司公關部的相關人士語氣堅定地予以否定。并表示:“歐萊雅決不會消滅小護士這個品牌。從產品定位上說,小護士是其他品牌所不能取代的。”甚至,蓋保羅對李志達保證“絕對不會讓小護士消失”,并拿出了詳細的品牌發展計劃書,最終說服了李志達。
但事實呢?
從2003年到現在,整整五個年頭過去了,小護士也銷聲匿跡了,歐萊雅卻越來越火了。
為小護士痛心惋惜
1989年,李志達在深圳創辦麗斯達日化有限公司,開始從事化妝品的生產和銷售。從1997年開始,麗斯達公司推出小護士的品牌,大約3年時間,小護士就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2003年,小護士更是“一枝獨秀”,銷售收入達4000萬歐元,市場占有率近4.4%,并已在中國建立28萬個銷售點,在中國女性的品牌認知度為90%,號稱本土三大護膚品牌之一。
這是一筆多么寶貴的財富。
通過收購小護士,歐萊雅在中國護膚品市場上的地位由第11名迅速提升至第2名,2004年,其銷售額更是從15億猛增到30億。
而小護士的命運呢?三年即名揚全國,但還不到四年,就銷聲匿跡。又一個民族品牌的消失,不能不讓我們感到痛心般的惋惜。
當初小護士與歐萊雅接觸之初,即有各種聲音和猜測,有人說小護士會步入美加凈后塵,歐萊雅看上的只是小護士的渠道網絡資源;也有人說歐萊雅可以給小護士帶來更為先進的管理和經驗,以及強大的資金實力,讓小護士取得更為長足的發展。
如果說當時爭論雙方觀點都尚可理解,難下定論的話,那么今天,似乎就可以蓋棺定論了,因為事實已經告訴了我們結果。
事實上,在收購小護士后的第二年,歐萊雅即大力、全新打造“新小護士”,但慘遭失敗,之后小護士便淡出紅塵,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這么一個擁有28萬個銷售網點,本土三大護膚品牌之一的小護士就這樣消失了,用了數十年之久樹立起的知名民族品牌, 一年時間便沒了,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話:上山一日,下山一時啊,而它的消失又怎能不讓人為之痛心惋惜呢?
小護士、羽西被歐萊雅收購,大寶被強生收購,娃哈哈也不再是中國人的娃哈哈,樂百氏早是別人的囊中之物,為何民族品牌都一一消失呢?其原因為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