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營銷的戰略安全,是成功營銷的必要功課,是對資金使用安全的最好保障,同時亦是對團隊成員轟轟烈烈的事業熱情的最好保護。
1、品牌營銷的戰略安全
這是一個過渡豐富的市場,人類的需求正通過商品化的形式被充分開發,各種各樣的欲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的鼓勵。
細分營銷的盛行,產品的極度多樣化,市場的錯綜復雜,這一切迫使我們的營銷手段不斷升級。然而,當市場運作的方法精彩迭出之時,品牌營銷旋即遇到了新的困惑。
成本付出,正在逐年上升;營銷負荷,正在逐年加重;市場投入的回報效率卻逐年下降,營銷努力的有效程度也逐年縮水。消費者的任性,渠道商的強勢,進一步加劇了品牌營銷的負重。
當你付出大把大把的營銷努力,成本不斷飄升,競爭優勢卻并不明顯。
市場的過渡豐富,導致品牌營銷的效率越來越成問題。
所有的企業都在努力、都在投入,所有的企業都在為“客戶維系與市場增長”竭盡全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令人滿意的結局。
品牌無效營銷、品牌無效延伸的現象頻頻發生,事后發現已然代價深重,導入品牌資源及營銷資金安全使用的檢查機制是一個極為緊迫的現實問題。
因為這樣那樣無畏的營銷浪費,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今天,某電器企業的CEO在飯局上,興致勃勃地做了一個決定,我們也要做手機;明天,某手機企業的總載,把酒歡歌豪言壯語,“向汽車行業進軍”。太多思考不成熟的戰略決策,直接左右著一個品牌未來的命運。
當然,規避所有的浪費是不現實。事實上,也并不是所有的浪費需要檢討,某些浪費是在所難免的,甚至是必然要經歷的,尤其對于新領域的進入者來說。
我們需要警覺與規避的是那些重大的戰略性浪費。
有些努力與投入之所以無效,是因為戰術的失誤;有些努力與投入之所以無效,是因為戰略的失誤。
兵窩窩一個,將窩窩一窩,戰略失誤帶來的損失與戰術的失誤帶來的浪費,完全是兩個重量級別的概念。
準確地將我們迫切需要規避的是戰略失誤及其可能帶來的浪費。
品牌經營者,不可能對品牌運營過程中的每一份資金的安全負責,但至少應該對運營資金及品牌資源使用的戰略安全擔當起全面責任。
2、品牌的能量層級
就象一個原子周圍的電子有不同的能量層級,一類商品的不同品牌,在市場的表現也具有不同的能量層級。通常,一類商品品牌,在經過市場較為充分的競爭后,即呈現高山、平地、洼地的層級結構。
①第一層級的品牌,收益率高,品牌競爭力高,居高山地位。
②第二層級的品牌,收益率中,品牌競爭力中,屬平地。
③第三層階的品牌,市場份額低,收益率低,品牌競爭力弱,陷入洼地。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企業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功后,進入另一個新的行業,并把原行業成功的品牌延伸到新行業。
但一個品牌,在一個行業里取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并不能保證在另一個行業里也取得消費者的認可。
這時候,必須客觀的評估原來的品牌,在新的行業里能占據什么樣的位置?是能占據第一層級、還是第二層級,還是被排除在第二層級以外?
進入一個新的行業,猶如看一場電影,如果第一層級、第二層級的位置,還沒有被其他品牌占據,就象電影院里尚有空位,那么你出錢就可以買下自己想要的空位,欣賞這場電影。如果第一層級、第二層級的位置,已經被其他品牌占據,就象電影院里已經沒有空位,人家不肯轉讓的話,你再有錢也無法坐下來欣賞這場電影。當然,你還有兩個辦法看電影,一是你力氣大把原來坐著的人一把揪起來扔到電影院外,而且其他人 還沒有辦法制止你;二是你換一個尚有空位的電影院。
企業往往犯這樣的毛病,把在甲行業取得成功的A品牌,想當然的延伸到乙行業里去,認為在乙行業里A品牌能夠取得在甲行業里一樣的位置,美其名曰品牌效益最大化。就象一個人在北京電影院里坐了8排1號的位置,然后拿著這張電影票來到上海電影院也要坐8排1號的位置。北京的電影院、上海的電影院,比如不同的行業市場;電影票,比如品牌。一個品牌要使用在不同的行業里,比如一張電影票要在不同的電影院看電影,這是要鬧笑話的。
企業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通常基于兩點:一是,我能做出好產品;二是,我的老品牌知名度高。想當年,我白手起家,產品質量無法跟現在比,品牌更是八字沒一撇,我都走過來。現在,要質量有質量,要品牌有品牌,那里能闖不過去。
或許,企業對質量的自信是對的;而對品牌的不分場合的自信,卻成了品牌的迷信。
實際上,任何品牌只在特定的行業里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占據高山的位置;而在另外的行業里,往往是其他品牌擁有更強大的影響力,占據市場的高山位置,自己的品牌盲目進入卻容易陷入洼地。這本是一個不復雜的道理,但許多企業卻陷入在品牌迷信的陷阱里,不能自拔。
所有的勝利首先是戰略的勝利,所有的失敗首先是戰略失敗。品牌營銷工作系統展開之前的戰略安檢,是成功營銷的必要功課,是對資金使用安全的最好保障,同時亦是對團隊成員轟轟烈烈的事業熱情的最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