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關于國內格力空調與日本大金空調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準備在變頻空調領域大展拳腳的消息充斥于各大媒體。格力宣稱,將借本次合作的機遇,大力進軍全球變頻空調市場。但就筆者看來,格力此番舉動,其實就是對之前一直忽視的變頻空調市場做出的“亡羊補牢”的舉動。
格力宣稱是進軍全球變頻市場,而事實上,格力在國內的變頻市場都沒有做好。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格力與變頻擦肩而過
變頻空調是空調發展的必然方向,雖然在國內經過10年的市場培育,變頻空調一直處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但自2008年以來,開始受到國內大多數空調廠家的重視。以美的為首,在2008年下半年,就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變頻運動。
2009年伊始,空調變頻市場的動作更是頻頻。
而綜觀格力空調在變頻上面的不作為卻讓人大跌眼鏡:在2008年的整個“冰凍”年里,格力仍以主推低能效的定頻空調為主,并因為“涼夏”的原因,積壓庫存近300萬臺,占國內所有空調庫存的五分之一強。可以說,格力在2008年忽視變頻是一大敗筆。
格力為何與變頻擦肩而過?
筆者分析,首先,格力認為“定頻空調才是符合國內消費環境”的認識一直被貫徹,大力生產和主推定頻空調才是贏得市場、持市場份額的法寶,變頻空調還不能滿足格力稱霸行業的要求。但隨之而來的“庫存門”卻使格力左右為難。
另外,格力認為變頻市場雖然被炒得很火了,但要轉化為實際購買力還需要一段時間,大力推出變頻空調目前還不是最佳出手時機,因而并沒有做什么準備。但2008年變頻空調的突然火爆卻讓格力措手不及。
再者,格力對國家推行能效升級標的認識不足,認為低能效比的空調仍有生存的時間和空間。而事實卻給格力迎頭一棒——2009年3月,低能效比的空調將被禁止銷售。
與格力相對的是,美的早在2004年就與變頻技術的鼻祖東芝合作,大力研發變頻技術,經過5年的的精耕細作,厚積薄發,在2009新年一開盤,就挑起了變頻的價格大戰,把變頻賣出定頻價,迅速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并在消費者心中成功樹立了“買變頻,看美的”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