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麗江》逆市飄紅的啟示
新華社昆明3月12日專電 金融危機的寒流并未凍住《印象麗江》,相反,3月的麗江陽光明媚,藍月谷劇場依然壯美,演出近3年的《印象麗江》在寒風中迎來高潮:2009年以來,這臺大型實景演出的觀眾總量比去年同期遞增200%。
顯然,已邁入品牌化發展道路的《印象麗江》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逆勢崛起,為文化產業添一抹耀眼的亮色。
“老謀子”的號召力
3年前,張藝謀應麗江當地邀請,攜手老搭檔王潮歌、樊躍歷時一年打造出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之“雪山篇”;2006年7月23日,《印象麗江》在海拔3100米的實景劇場――麗江藍月谷劇場首次亮相,從此走上一條與當地旅游業密不可分的文化產業之路。如今,《印象麗江》已經成為麗江演藝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牌。
3年后的藍月谷劇場依然“人滿為患”,場場演出都聚集1500多名觀眾,在巍峨壯美的玉龍雪山背景之下,納西族、藏族、白族、彝族、苗族、普米族等10個麗江世居少數民族的520名演員及100多匹麗江矮馬完全融入《古道馬幫》《對酒雪山》《天上人間》《打跳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儀式》六大章節的表演中,奉獻出長達90分鐘的麗江傳奇。
“我是第二次來看《印象麗江》了,一是沖著麗江,二是沖著老謀子,覺得這么好的東西,值得反復看,就像麗江,值得反復來。”來自吉林長春的一位游客說,來麗江如果不看一場《印象麗江》就像沒逛古城、沒登玉龍雪山一樣遺憾,這臺大型實景演出已經成為游客感受麗江文化、體驗民族特色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作為《印象麗江》的出品方,麗江玉龍雪山《印象麗江》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徐涌濤表示,《印象麗江》成為金融危機以來逆勢飄紅的文化產品之一,“為什么?我個人認為老謀子的印象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