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的企業中不乏優秀的領導者,也不缺少精妙的經營戰略,但是,結果卻往往差強人意,原因不是戰略制定的不好,也不是領導者沒有能力去執行,而是在執行戰略的過程中,往往容易迷失于戰略之中。下面介紹四點容易使戰略產生迷失的因素,供大家引以為戒。
榜樣
我們企業樹立標桿、榜樣非常重要,是我們前進的指引與修正的坐標,但是,必須要考慮自身情況與標桿之間的差異及客觀環境的不同,否則極容易落入榜樣的陷阱。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幾個游客要度過一條小溪,但是沒有橋,他們在猶豫是否可以蹚過小溪的時候,一個當地人輕松的從水面走過了小溪,一個游客以為水很淺,便也跟著走了過去,但是卻落入水中。原來,小溪中埋有樹樁連成的小路,因為時間久了,踩的人多了,樹樁都沉到了水平面以下,乍一看無法發現,那個當地人輕車熟路,就是踩著樹樁走過去的。此時,另一個游客發現了這條樹樁連成的路,以為掌握了過河的關鍵,但是,當其踩著樹樁過河時依然沉了下去,原來,樹樁只能承載百十斤的重量,這個人180多斤,樹樁被其踩入了泥土中。這就形象地比喻了我們的一些企業,看到別人在某領域經營的很好,自己便也跟過去,結果對市場情況不了解而失敗,也有像故事中后面那個人一樣的情況,了解了市場的情況卻沒有認清自己,因為自己的情況不適合那個市場,貿然進入也導致了失敗。人類都有一種模仿與盲從的特性,在有了榜樣后這種模仿心態會更堅定,但恰恰此時應該冷靜地觀察思考,認清客觀情況,也認清自己,以免落入戰略的陷阱。
利益
我們企業經營時極容易被巨大的利益沖昏頭腦,做出錯誤的戰略決策。雖然利益最大化是經營者該追求的,問題是,我們要區分,什么樣的利益我們該取、能取,而什么樣的利益我們不該取、不能取。世界通信公司創始人埃博斯就是個同拿破侖具有一樣野心的人,他不斷的收購,使旗下公司多達75家,很快世通的收入便達到了390億美元,但是他并不滿足,他目標是要成為美國華爾街的NO.1。可是,不停的吞并,不停地擴張疆土,卻導致了嚴重的“消化不良”,不僅無法發揮各公司之間的協同作用,反而有時自己的兩家公司同時搶一個生意。矛盾、沖突不斷,嚴重的內耗最終使世界通信走向了沒落。
幾年前,聯想在戰略的征途中也遇到過諸多的利益誘惑。如手機市場高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利潤;互聯網的遍地黃金;餐飲行業巨大的利潤蛋糕……面對誘惑,握有大量資金的聯想就像擁有大量軍隊的拿破侖一樣,四面出擊,進入這些充滿利益誘惑的行業,實行產業多元化。但是,幾年后一組組巨額虧損的數字擺在聯想高層的面前,多元化擴張宣告失敗。此時,聯想才意識到夢想與現實的距離。踏踏實實做自己的優勢核心業務,結果取得了更好的成績,成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利潤率也逐步提高,最關鍵的是有效地規避了風險與失敗。同樣的,聯合利華在2003年將全球的1600個品牌減少到400個,盡可能的縮小自己,但是利潤卻上升了22%。
在今天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里,能夠不被利益沖昏頭腦,不僅知道什么時候該進,更要知道什么時候該退,不僅該想到如何做大,更該想到哪些時候,哪些環節應該做小,甚至舍棄,因為,在市場中“舍”才是“得”的基礎。只有認清了舍與得之間辯證的關系,才能在市場中立于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