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接到很多電話,主題多半集中在品牌或營銷上。
一天中午,一個電話打了進來,匆匆忙忙、開門見山地問我:“你好,遠卓品牌嗎?”
“是的,請說。”
“我們是一家電纜企業,要推出一個新品牌,你用一年時間能不能把我們品牌搞出名,進入一線品牌陣營?”
我頓時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反問道:“‘問題’不能這樣問,假如你的產品足夠出眾,甚至能夠得到國家領導的點名贊賞,那么你可以一天出名,不用找咨詢公司,但是,如果你的產品一般,不具特色,不肯投入,策略不當,那么你十年也很難出頭,更別說一年就進入一線品牌陣營。能不能出名,不是看時間,要看你有多少資源,與誰合作,具體采用什么策略。”
“我們打算一年時間內投入5000萬元,你能不能保證讓新品牌出名?”
“找準方向,用對策略,不要5000萬也能在一年內出名;方向不對,策略不當,你花5個億也很難。”我答道。
“你們有沒有電纜行業的品牌經驗?”
“沒有。我們是專業的品牌策劃公司。”
“知道,你們很有名。你能不能幫我推薦一家專業做電纜的品牌策劃公司?”
“對不起,我也不了解,你可以借助網絡找一找。”
……
由此,結合遠卓品牌機構的實戰累積,我們共同來思考兩類司空見慣的問題,以給急于塑造品牌的企業以借鑒和啟示。
其一,品牌可以速成嗎?這要看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品牌的成長速度一定要和資源和能力相匹配,否則就會出現欲速則不達的悲劇。不少品牌成長速度不可謂不快,但是其暴露的問題嚴重,給社會帶來的傷害也是十分慘痛。幾乎每年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我們應該重視起來。
欲望永無止境,遠卓品牌機構認為,企業不應該一味追求品牌成長的速度,否則既給自己埋下禍根,也貽害社會。經濟危機時期,企業更應該當追求品牌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