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在2008年開始,在2009年延續。
這場金融危機在給天天嚷著要打造高檔品牌的企業一錘重擊,給個別好高鶩遠的營銷老總當頭一棒的同時,也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消費者的腰包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鼓,也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經濟收入并不是那么穩定,讓大家在消費的同時,也衡量一下自己的口袋。
盡管說金融危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發展中高檔產品是大勢所趨。但有一點,筆者敢斷言,那就是隨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越來越理性,勢必會減慢中高檔白酒的發展步伐。
毫無疑問,金融危機對白酒行業,特別是對中高檔品牌有不小的影響,危機讓大家學會了算賬,減少了到飯店聚飲的次數。
筆者在欒川調查市場時發現,很多的鉬礦企業因金融危機停產,大飯店因危機門可羅雀,一些地方,中高檔白酒的銷量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下滑。
試想一下,在這種前景不明的情況下,誰還會去消費奢侈品呢?
但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的飲酒歷史已有幾千年,早已形成一種習慣、一種文化。高興時,拉親朋好友小聚一下,傷心時,也要借酒消消愁。所以,白酒的整體產量不會有太大的下降,只是消費白酒的檔次降低了不少。因此,筆者認為,在這種大形勢下,中小品牌白酒只要把好品質關,營銷方法得當,銷量會不降反升,其實,危機對中小企業來說沒那么可怕。
那么,中小白酒品牌該怎樣提升銷量呢?
讓我們反觀現在的白酒營銷,基本上,所有的企業都找文化做營銷,有歷史的在做,沒歷史的現翻史書找,沾點邊的就拿來套用,甚至有的企業安插的典故驢唇不對馬嘴,實在可笑,好像沒有歷史感、文化感,白酒就不是白酒似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