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命名是一種高難度的腦力勞動,只有講究策略,才能事半功倍。
至于品牌命名的策略,則多如牛毛,因篇幅所限,在這里,筆者簡要介紹六種常見的實效策略,以饗讀者。
策略一:集思廣益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而命名,就需要大家集思廣益。
品牌命名的六大實效策略其實,命名工作本身并不難,三歲小孩兒亦能夠做,但是,取個好名字就不容易了,因此,發揮群眾集體的智慧是最好的策略。
經實踐總結,我們發現,在命名時最好有來自不同背景的、富有創造力的人參與其中,這些人包括廣告文案撰寫人、作家、老師、研究員和專業人士等。因為他們大都非常精通語言文字。同時,還可以讓不同群體的人們,對經過特別挑選以反應理想的品牌特性的視覺形象做出反應,以便創造出相關的、本能的關于品牌名字的創意。
美國的EXXON就是集思廣益的結晶。
美國埃克森(EXXON)標準石油公司,原名新澤西州埃索標準石油公司,為了使自己在美國和其它各國的名稱及標志統一,公司決心換一個比較合適的名稱。為此,他們邀請了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專家,調查了世界上55個國家的語言,查閱了1.5萬個電話指南,通過電腦制作了約1萬多個品牌名稱,最后花費了6年時間,付出了10億美元的代價,才確定了“埃克森(EXXON)”這個名稱。
實踐證明,這個名稱對品牌的成功起了巨大的作用。
策略二:瞄準目標
瞄準目標才能有的放矢,一個品牌走向市場,參與競爭,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是誰。通過品牌名稱將這一目標對象具體化、明確化,有助于快速建立起雙方的關系和情感,因此,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太太”口服液就是很好的例子。“太太”這一名稱,直接表明了這種口服液的目標消費者是“太太”們,使“太太”品牌無形中具備了一種關系的力量,并因此與目標消費者產生強大的親和力,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關系,架起了心靈之間的橋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