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晨報》報道 近日,美國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曝光:強生嬰兒用品在抽檢中測出含有兩種致癌物質——甲醛和二氧雜環乙烷。此后,部分超市開始對強生相關產品進行下架處理,中消協也建議停用強生相關產品。
3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宣布,經檢測,強生(中國)產品的甲醛指標均符合標準規定。
盡管官方證實強生產品合格,但事件發生以來,強生公司強硬的公關態度,以及強生對患兒的漠視使其受到各方非議,許多出現過敏反應的患兒家屬自行組建聲討QQ群。
一些網站上關于消費者使用信心的調查也顯示,已經有過半消費者表示不再信任該品牌。
知行合一傳播機構張兵武:
產品成分應該明示
其實,很多化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妝品都可能因個體不同而出現過敏現象,這個事件本來不應該發展到如此程度。但因強生是國際知名大品牌,且產品過度渲染“溫和”、“天然”等概念,使消費者對其品牌的期望過高,以至于出現問題時有一邊倒的現象。
實際上,即使宣稱純天然植物的產品也同樣可能存在有害物質,但都在一定的安全范圍之內。
可惜的是,一向宣稱“溫和”、“純凈”的強生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因此,強生今后應該在它的產品包裝上標明含有哪些成分,并提示有可能存在過敏現象。
應做好患兒善后
事件發生后,強生公司并未親自出面處理此事,而是委托了一家公關公司與消費者、媒體周旋。這種做法最終導致企業與消費者矛盾的升級。
公眾認為,強生對于患兒的態度過于冷漠,這也許是跨國公司的高傲態度所致。強生總部不在中國,組織架構的問題使其發生問題后,處理事情不夠靈活。
我想,強生在此前一定跟部分過敏患兒有過溝通,但顯然,其處理得不夠妥善。
這時,強生最應該做的是與患兒家長的溝通,并妥善處理相關賠償事宜,這樣首先會在患兒家屬心中給出一個高分,也不至于發生后來愈演愈烈的集體聲討。
我的建議是,應盡快召集第三方機構、媒體及患兒家長一同進行深度溝通,以獲得消費者的諒解。對于那些自身就是過敏體質的患兒,強生如果能協助患兒家長共同查明過敏原因,對于其恢復名譽將是很有益處的。此時的有效溝通不僅會讓消費者感覺自己受到尊重,還可以幫助強生修復其受損的品牌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