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0日消息,美國知名市場營銷雜志《廣告時代》網絡版今天刊文稱,盡管谷歌仍是消費者非常喜愛的互聯網品牌,然而在當前美國及全球經濟低迷大環境下,各大媒體公司和競爭對手都在設法把谷歌“拉下馬”,因此谷歌今后將面臨著如何維持其品牌正面形象的巨大挑戰。
品牌資產
據說谷歌內部曾進行過一項測試活動,請用戶分別在谷歌搜索和雅虎搜索中鍵入相同的關鍵詞,然后要求用戶對兩家搜索引擎的返回結果進行評估。雖然從數據上對比,多數情況下二者之間并無本質區別,但大量用戶卻認為,谷歌所返回結果更好。由此也可以看出,谷歌品牌已成為該公司的最重要資產。
然而在經過10多年的品牌培育后,目前谷歌品牌卻面臨著更為艱巨的挑戰。盡管多數消費者對谷歌品牌的印象很好,但谷歌眾多競爭對手已從四面八方向該公司發起新一輪攻擊。在過去10年的第一輪搜索大戰中,谷歌顯然已經勝出。然而如何進一步維持谷歌品牌的良好形象,該搜索巨頭卻面臨著比以往更為艱難的挑戰。
事實上,過去數月中,媒體有關谷歌的負面報道可謂接連不斷。就美國市場而言,不少隱私保護組織稱,谷歌市場模式涉嫌侵犯網民隱私。在英國一個名為布勞頓(Broughton)的小鎮,當地居民禁止谷歌地圖街景服務取景車進行相關拍攝活動。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前不久也承認,雖然谷歌多年來信奉“不做惡”的理念,但這一理念今后不一定適用于谷歌開展的所有業務。除微軟經常會向谷歌發起攻擊外,谷歌還面臨著如何同廣告主處好關系等嚴峻挑戰。
在全球經濟低迷大環境下,谷歌也被迫變得更務實。同顯示廣告一樣,谷歌賴以生存的文本顯示廣告也遭受了市場打擊。今年第一季度期間,谷歌營收額首次出現低于上一季度現象。此外,谷歌此前還關閉了電臺和印刷廣告等業務部門,同時進行了該公司自創建以來的首次大規模裁員。
雅虎前主管、美國網絡廣告公司OpenX負責人蒂姆·卡多根(Tim Cadogan)表示:“任何一家品牌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者品牌,二是業界品牌。就谷歌而言,其消費者品牌口碑不錯,但其業界品牌卻面臨著巨大挑戰,主要原因就是谷歌不但實力過于強大,而且雄心勃勃?!?/P>
用戶支持
雖然谷歌遭到了競爭對手的輪番“攻擊”,但多數消費者對谷歌的熱情卻沒有絲毫減退。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在美國已不是什么新鮮之事。換句話說,無論競爭對手如何指責谷歌,但消費者對這些批評意見卻置之不理。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Millward Brown主持的調查活動顯示,過去3年中,谷歌已成為美國消費者最為崇敬的品牌。Millward Brown將于本周公布2009年的相應評選結果,估計谷歌排名仍與前三年相同。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llective Intellect也表示,雖然前段時間谷歌遭到了競爭對手的指責,但過去兩個月當中,谷歌搜索流量卻不降反升。
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上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期間,谷歌在美國搜索市場的份額已將近64%。盡管雅虎、微軟等競爭對手也在努力提高其搜索服務水平,但仍無法對谷歌構成實質性威脅。
美國品牌營銷公司Landor Associates執行主管艾倫·亞當森(Allen Adamsen)對此表示:“在實力相當情況下,往往是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公司勝出。在谷歌競爭對手搜索實力已得到提高前提下,谷歌仍能占據領先優勢,其中主要原因是用戶已先入為主,而不再愿意轉用其他搜索引擎。”
谷歌美國運營副總裁丹尼斯·伍德西德(Dennis Woodside)表示:“谷歌一直致力于向用戶提供性能更佳產品和服務。雖然此前曾發生了英國居民禁止谷歌取景事件,但如果你看看英國媒體的評論就會發現,90%英國公眾喜歡谷歌街景服務。”
滿懷期待
伍德西德還表示,與產業人士所不同的是,普通消費者在評估某個品牌時,多是希望該品牌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為方便的服務。正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這種期待心理,谷歌必須連續不斷推出各類新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谷歌又得保證新業務不會影響到同既有合作伙伴的現有關系。
美國網絡廣告公司Federated Media董事長約翰·巴泰爾(John Battelle)表示:“不可否認,谷歌曾為互聯網搜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新興實時搜索領域,如Facebook用戶狀態升級、Twitter發布的即時消息,我們還不清楚谷歌會推出何種產品?!?/P>
而谷歌也意識到了搜索業務面臨的諸多挑戰。在用戶隱私保護事宜上,谷歌CEO施密特此前表示,無論谷歌收集何種數據,都首先會征得用戶同意。該公司去年9月還宣布,將把用戶搜索數據的保存時間縮短至9個月。
競爭激烈
今年夏季,谷歌老競爭對手微軟將啟動一項大規模市場營銷活動,目的是希望谷歌搜索用戶轉用微軟搜索。微軟將通過廣告攻勢,暗指谷歌搜索性能其實并不如微軟。
此前雅虎已利用所收集用戶數據推出了目標廣告業務,而谷歌出于種種顧慮還在按兵不動。相對而言,谷歌顯示廣告市場份額還較小,因此該公司“犯不著”在目標廣告事宜上去惹怒用戶。
業界人士認為,谷歌今后仍應專注于新產品開發,而無需理會競爭對手發起的各種攻勢。另一方面,谷歌也應認真聽取用戶的意見。雖然谷歌不可能使所有用戶都感到滿意,但如果該公司能夠同用戶建立一種對話機制,則通過媒體報道,也能有效提高谷歌品牌的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