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植入式營銷,大家可能會想到《丑女無敵》、《非誠勿擾》,以及2009年春晚節目中出現的多種廣告。
實際上,植入式營銷,就是指將產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視覺符號甚至服務內容,策略性地融入電影、電視劇或電視節目的各種內容之中,通過場景的再現,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對產品及其品牌留下印象,進而達到營銷產品的目的。因此,植入式營銷,也稱作“隱性廣告”或“軟廣告”。
需要提及的是,植入式營銷不僅可運用于電影、電視中,還可以運用于各種媒介,如報紙、雜志、網絡游戲、手機短信等等。本文中,筆者想推薦企業的“植入”介質,則是長期在國內銷售火爆的——彩票。
2009年4月24日,財政部公布了一季度中國彩票銷售數字:全國累計銷售彩票278.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65億元,增長14.2%。如此龐大的數字是一個非常稀缺的營銷資源。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一下探討。
彩票植入式營銷的可能性分析
第一,278億元的背后蘊藏著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據2006年廣西購買彩票的結果推算,全國13億人中,周均購彩一次的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經常性彩民約7000萬人。以此推算,2009年,中國的彩民數量保守估計也得上億人。如此巨大的營銷空間留給企業的營銷機會可想而知。
第二, 彩票是一個經常性的平臺和傳播媒介,與電視、報紙等媒介一樣,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彩票比電視劇、電影更具備植入營銷的優勢。因為,人在看過某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之后,很少會重復再看,而彩票卻每天都有。從以上兩點不難看出,借助彩票的植入式營銷存在著可能性與可行性。
彩民的細分
為了幫助企業通過彩票進行有效的產品宣傳,筆者試圖把彩民進行一下細分。
1.理性購買者
這些人經濟上有一定的實力,無論是3D還是和值或者別的玩法,只要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就不惜投注千元甚至上萬元,因為投注額度大,中獎的幾率就高。
2.偶爾購買者
這些人在家庭中沒有經濟支配權,對中獎也不報任何希望,只是想碰一碰運氣,隨機購買一注或幾注。對這樣的彩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熟視無睹。
3.隱性購彩者
這些人不善于與大家交流,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多是懷揣自己預先編好的號碼遞到銷售員面前,打出了票就走。隨便有人窺見了他的號碼,就會滿臉的不痛快。
彩民大致可分為以上幾種類型,企業在進行植入營銷的時候,應該有針對性地根據每一個群體的心理特點和需求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