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班”漏風漏雨度晚年
以前聽說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個精于建筑工藝的木匠,一輩子不知道建造了多少座精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美的木房子,因此,贏得了大家對他的尊稱——“小魯班”。
一晃幾十年,“小魯班”也到了該退休的年齡。有一天他告訴老板,說自己準備退休,打算回家與妻兒安度晚年。
老板顯然是舍不得自己的得意工匠走,于是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小魯班”心想:如果自己繼續(xù)認真造房子,估計老板會不讓自己回家養(yǎng)老,于是口頭上雖然答應(yīng)了下來,但心里卻打好一個“聰明”的小主意。
雖然房子如期開始建造了,但大家都看得出來,“小魯班”的心早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他懶洋洋地刨土,松散散地打樁,拖了4個月的時間才把房子建好(如果是以前,精工細做也只要2個月時間)。
房子建好后,“小魯班”鎖了門窗,拿著鑰匙去向老板交差:“老板,最后一座房子我也給你建好了,這下,我可以回家了吧?”
老板看著“小魯班”臉上疲憊的表情,拍拍他的肩膀,把那串鑰匙鄭重地交還給“小魯班”,認真地說:“你在這里幾乎工作了一輩子,這座房子就算是我送給你的退休禮物吧!”
聽到這句話,“小魯班”一時目瞪口呆,但老板并沒有開玩笑。可是,當“小魯班”想起自己當初造這座房子時的馬虎態(tài)度,頓時又是羞愧,又是后悔。
從此,“小魯班”一家人就在這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住著,體驗著自己最后的“小聰明”和“不認真”帶來的漏雨、漏風。
人總是喜歡動點“聰明”的小腦筋,以為因此可以什么事都搞定,然而卻常常在關(guān)鍵時刻出現(xiàn)失誤。而有執(zhí)行力的人在內(nèi)心卻始終建立一個信念:世界上的事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才可能換來成功。
一個真正認真負責的人,會認真做事,且執(zhí)著一生。 (未完待續(xù))
轉(zhuǎn)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