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幾個搞營銷的老朋友小聚,酒酣話濃之時談起了很多企業的用人情況,這些哥們都是一肚子的話,牢騷和憤慨隨著酒意蔓延開來,也許是多年的職場心酸和無奈在一時的酒意澆灌下快速茁壯成長,大家暢言不止,主要話題圍繞企業的老板玩弄職業經理人或者心懷惡意的利用職業經理人,我梳理了一下大家的暢談內容,也許對各位看官在今后的職場上有所借鑒,雖然我們的職業經理人自身的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如果是自身的能力問題離開企業那是職業經理人的錯,但是,也有很多企業的老板在招聘職業經理人的過程中本身就心懷惡意,那么各位職業經理人就要小心了,也許這是企業的一些潛規則所致,我們職業經理人也要睜大眼睛,防止進入企業老板設下的陷阱。同時也奉勸那些有邪惡之心的企業老板,不要只覺得自己聰明,這樣的聰明不會給企業長期發展帶來好處。
也是巧合,恰有一個案列幾乎把我梳理的一些內容在這個制企業都體現了。
某企業是遼寧的一家中小企業,從建廠初期至今走的都是招商營銷路線,三五個人組成的招商部,一年四季坐在辦公室打電話,企業的產品30多種,幾乎沒什么特色,多年來依靠低價位和招商人員堅持不懈的撥打電話來拉動招商,雖然以前靠這些粗糙的營銷手段和營銷模式獲得了企業生存的機會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這些簡單的模式已經失去了昔日的作用和效果,連續幾年某企業的銷售業績持續下滑,企業盈利能力也日益減弱。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某企業就會逐漸步入倒閉關門的境界。如何改變?
某企業的高層們連續開會尋找出路,順便說一下,某企業的高層們都是老板的七大姑子八大姨、三親六故和爛眼邊子的三舅媽,其中學歷最高的是中師畢業,中師就是初中考的師范學校,和高中水平相當??墒菚_了不少,就是沒人能拿出解決的辦法,最后,大家決定既然自己人不能解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就請外人來解決,可是之前請的都是生產工人或者招商人員,找管理人士這是很少的,以前也招聘過一些搞營銷的人,但是都沒呆多長時間就自己走了或者給大家欺負走了,這次找的管理人員可不是一般的,能解決企業的問題的職位起碼得是企業營銷的最高領導者的第二位,也就是說老板之下,其他營銷人員之上的職位。
于是,故事拉開序幕。
1. 老板短視,玩你沒商量
某企業在報紙上和網絡上發布了招聘營銷總經理的信息,經過層層篩選,確定A君為某企業的營銷總經理,A君進入企業后,針對某企業的問題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并制定了三年的發展戰略,老板和他的自己人看完A君制定的企業發展戰略后一頭霧水,因為他們看不到明確的解決目前銷售業績下滑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辦法。其實企業的老板和他的自己人不知道,很多的營銷規劃和營銷策略是建立在企業發展戰略基礎上,A君是明白人,知道必須先要制定老板認可的企業發展戰略才能制定每一階段的發展目標,這之后才能根據每階段的發展目標設計企業的營銷模式和營銷組織結構,最后才能確定營銷策略和市場競爭策略。由于老板和他的自己人不認,A君和老板進行了一次長談,老板態度明確,不用考慮三五年后的的企業發展,A君的任務是盡快解決目前企業銷售業績下滑的問題,老板說如果不解決目前的問題,三五年后老板自己都不知道去干什么了。A君沒辦法,只好就事論事的著手解決某企業的招商問題,因為某企業之前沒有市場銷售隊伍,所以只有先解決招商隊伍的問題才能短期內見效。經過A君的仔細考慮和后,制定了針對招商隊伍進行專業化建設的方案,通過培訓、制定招商話術手冊、淘汰不合格招商人員、建立新的招商體系等方式進行招商隊伍專業化提升。同時A君利用自己的資源在市場上幫助某企業搭建渠道網絡。經過三個月的運作后,某企業的銷售業績明顯上升。
看到喜人的銷售業績,老板和他的自己人很是高興,但是A君的高年薪也是老板自己人們不痛快的事,自己都在企業內干了七八年了,薪金還不如剛來的A君高,這讓老板的自己人很不痛快,于是老板的自己人給老板出主意,給A君配一個副手,讓A君帶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一下這個副手,等到副手能夠學來A君的能力了就拿掉A君。經過老板和他的自己人密議后,讓原來某企業主管招商的B做A君的副手,任某企業的營銷副總。
又過了幾個月后,隨著某企業的銷售業績的持續提升,B營銷副總基本把A君的專業化招商的套路摸清了,同時也和A君的以前的客戶建立了關系,這時B營銷副總也就不拿A君當回事了。看到B營銷副總能夠接任A君的職位了,于是在一次會議上,老板提出A君不適合某企業的發展,請A君自己辭職。
結果A君黯然離開。
2. 內部傾軋,大家齊來掏空職業經理人
A君離開后,某企業按照A君的路子持續運行。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某企業的產品缺乏競爭力,漸漸的單純的專業化招商路線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其中也許最重要的是B營銷副總只會照搬照抄A君以前的做法,不會隨市場變化而調整招商和營銷策略導致的結果。
怎么辦呢?
經過老板和他的自己人商議后,決定再招聘一名營銷總經理,不過這次招聘出現了不一致的聲音,老板和他的自己人對候選的幾個人選各自有不同的看法,這個說應該用王先生,那個認為魯先生可以,最后老板強勢拍板任用C君為新一任的營銷總經理。
C君上任后也針對某企業的實際問題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但是就是在會議上通不過,除了老板外,老板的自己人都給C君使絆子,不是說方案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認為C君不能保證方案能夠給某企業帶來銷售業績的增長而質疑C君的方案。雖然方案在老板的又一次強勢態度中通過并執行了,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老板自己人把持的各個部門根本不配合,搞得C君一個頭兩個大。
老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召開內部會議,老板妥協,但提出不能馬上讓C君走,要大家從C君那里盡可能的掏出有利于某企業銷售業績的東西,之后再趕走C君。這個提議立即獲得了全體同意。
于是大家都對C君親熱起來,這個找C君幫助規劃一下財務問題,那個找C君學習市場營銷問題,而且,老板請C君為某企業的人員進行一次系統的營銷知識培訓,C君很是迷惑,為什么大家突然轉了性子,不再勾心斗角。對C君的迷惑老板是這樣解釋的:他做通了大家的工作,大家都認為某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形式,這對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文化建設裨益良多。于是C君也就釋然了,還積極準備課件給某企業的人員進行系統的營銷培訓。
營銷培訓結束后,老板就變了臉色,請C君離開。
C君到走也沒搞清自己到底錯在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