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朋友不顧自己的產品特點,也不考慮自身的實力,非要做高端市場,結果投進去幾百萬元,卻沒有任何效果。按道理,此時他應該罷手,可他總覺得如果停下來,投進去的幾百萬元也就白白浪費了,所以,這位朋友繼續把家底拿出來攻打高端市場,結果可想而知,敗得一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塌糊涂。
對此,可能有很多人會說,他做的沒有錯,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俗語也說,失敗通常與成功僅一步之遙。當然,這句話也沒有錯,它說明了堅持的重要性,但決不是讓你盲目堅持。是否堅持要靠敏銳的判斷力,合理的堅持及恒心,而盲目的堅持則是愚昧。
說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個名詞“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Sunk cost),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于事物的價值作出的。簡單來說,沉沒成本就是已經投入了的、且不能收回的那部分成本。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你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你的沉沒成本。
由于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因此,這個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付錢后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著看完;付錢后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如果你是理性的,你就應該選擇后者。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
zhanghailiang8899@163.com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