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底層員工很容易受到忽視,在不少管理者的眼中,只有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指揮官,而底層員工則只是接受命令,然后按命令埋頭苦干的簡單勞動力。
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
我們首先要知道,在一個企業中,真正了解甚至是決定這個企業生存命脈或發展前途的,并不是最高管理者。
一件產品,真正了解客戶對它有哪些不滿、哪兒需要改進,或者究竟哪項功能最能真正打動消費者,只有在底層從事銷售這件產品的推銷員或營業員,而不是最高管理者;
一項工程,真正了解這項工程在哪兒可以加快步伐,在哪兒又必須要慢工細做的,也永遠只有在工地上勞作的底層施工人員,而不是坐在空調辦公室里或開著轎車到處應酬開會的管理者。
底層員工對于產品和市場擁有最真實、最全面的接觸和認識。他們的實戰經驗或市場分析能力在整個企業中幾乎無人能及。
我們時常會有這樣一個印象,當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們聚在一起開了一個長達三小時的會議后,所得出來的會議結果往往已經讓底層員工們預先想到了!這并不是說員工們擁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因為相對于管理人員,底層員工企業或對這個企業的產品有更全面的真實客觀的認識!
全球最大的直銷公司安利,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在不斷規范公司的營銷溝通方式和技巧。
目前,安利公司所普遍實行的營銷規則與技巧,正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底層直銷人員總結、集合的產物,而不是某個最高管理者坐在辦公室里想像制定出來的。
世界著名的福特汽車公司,多年以來一直有一個習慣,在研制開發出一款新產品后,首先會征求底層車間員工關于生產程序和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問題,只有在底層員工表示沒有問題后才正式投入生產;而在上市之后,又會在第一時間征詢底層銷售人員關于客戶反饋的各種信息和意見,如有狀況不好或客戶滿意度不高的產品,會立刻重做產品功能改進和市場定位,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甚至停止生產。
把這些做法往深處看,其實就是把底層員工當作是企業的最高領導人和決策人,而真正的管理人員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把自己當作底層員工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下屬。作為一個管理人員,今后每天早上一到辦公室,請不要先想“今天我要讓員工們做什么”,而應該想一想:“今天我有哪方面要征求員工們的意見?”因為,真正掌握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的,并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的你,而是打拼在最底層的每一個員工!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