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營銷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形式的營銷,四種形式的營銷對中國白酒發展影響深遠。目前中國白酒普遍處于“不完全結構化營銷”階段。
其一是基礎性營銷,基礎性營銷主線是圍繞單一新產品市場進行市場布局,中國目前絕大部分白酒類咨詢公司均在基礎性營銷部分著力。基礎性營銷主要是圍繞單一產品,或者產品品牌,進行產品品牌定位,產品品牌傳播,產品價格制定,渠道策略選擇,以及市場布局選擇等。圍繞基礎性營銷產生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營銷理論,如廣為流傳的渠道“盤中盤”理論,“深度分銷”理論,“直分銷”理論等等。基礎性營銷是任何白酒企業都必須要走的歷程,沒有基礎性營銷,任何其他更高層次的營銷都缺乏堅實的基礎。華聞華通圍繞基礎性營銷有一系列自己獨特觀點,只不過華聞華通運用了強大的結構化理論,對基礎性營銷進行了“結構化”解讀,市場聚焦與市場效果更加強烈。在今后的“結構化營銷”中我們將系統為大家做專業上闡述。
其二是結構化營銷。結構化營銷是白酒企業基于白酒行業的結構化分析,白酒企業自身資源的結構化判斷,以及市場戰略性資源的結構化解析而做出的營銷戰略性選擇。比較早實施結構化營銷的是中國白酒大王------五糧液。五糧液在營銷價值鏈中發現,影響白酒快速擴展最大的障礙來自于渠道經銷商層面,對經銷商采取“堵”的方法效果很有限,必須采取“疏”的方法更加有效。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五糧液毅然選擇了“有限授權買斷”的方法進行市場開發,開啟了結構化營銷的歷史先河。五糧液僅僅是在白酒營銷價值鏈的“渠道”系統選擇了結構化,就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想見,結構化營銷確實是開啟中國白酒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性手段。華聞華通在從事白酒戰略性營銷研究過程中發現,白酒企業可以開啟的結構化營銷手段遠遠不止于此,白酒企業還可以通過開啟香型多元化,經營主體多元化,市場多元化以及品牌多元化的手段,創造中國白酒真正意義上的結構化營銷時代。
其三是商業模式營銷。目前,中國白酒的營銷在商業模式營銷上并沒有出現多少創新的形式。而市場上,白酒怎么賣卻是一個現實的課題。華聞華通在中國白酒近十年征戰中發現,絕大部分中國白酒企業其實根本沒有將商業模式營銷放到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中國白酒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營銷至少有四種形式,五糧液,茅臺等一線品牌實施的專賣商業模式;洋河,口子窖,今世緣等實施的1+1商業模式;百龍泉,紅高粱等實施的加盟連鎖商業模式;以及市場上廣泛流傳的貼牌買斷商業模式等。華聞華通關于中國白酒的商業模式選擇中將會做系統勾勒。
其四是資本化營銷。實際上,任何一個中國白酒企業都必須意識到,單一品牌絕對不可能一統中國市場,五糧液做不到,茅臺做不到,瀘州老窖也做不到!資本營銷也就是運用資本手段,通過產地資源,文化資源,以及香型資源,市場資源等戰略性控股,實現一統中國白酒市場的戰略目標。雖然這種營銷帶有戰略上的意蘊,但是,華澤集團正在實施的并購與控股浪潮無疑正在勾勒這樣一種現實的營銷戰略藍圖。
盡管沱牌曲酒在我們所描述的結構化營銷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是,實際市場效果遠遠沒有達到企業戰略預期。沱牌曲酒股份公司無論是金樽沱牌,還是盛世沱牌,即或是金沱牌,都缺少類似于五糧液的五糧醇在華東市場,五糧春在華北市場的戰略效果;即使是與瀘州老窖相比較,我們也會發現,瀘州醇已經是將近4個億的銷售主體,對瀘州老窖的貢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獻也是非常巨大,而沱牌曲酒經營主體中,缺少這樣中流砥柱式的經營實體。所以嚴格意義上說,沱牌還處于基礎性營銷向結構化營銷邁進階段,沱牌要想取得跨越式發展,不僅要在結構化戰略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礎性營銷層面也需要對產品與渠道進行深度的改造,以提升企業規模與效益。
首先,沱牌的產品結構上需要出現典型價格帶產品。在中國白酒產品結構中,零售價30元以下的通路產品,零售價30---100元之間的中檔產品,零售價100---300元之間的中高檔產品以及零售價300元以上的高檔產品共同構成了中國白酒的價格帶營銷的框架。但是,從目前沱牌的產品價格帶來看,典型的兩頭大,中間小,零售價30元以下產品與零售價300元以上產品成為沱牌相對比較成功的價格帶,而所謂的“腰部”產品嚴重不足,這使得基礎性營銷中的渠道戰略根本無法實施,企業的利潤與規模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即使是30元以下的零售產品,沱牌曲酒在產品占位上仍然偏低。根據我們在華北市場走訪的情況看,零售價20—30元之間的通路產品,已經為西鳳,安徽二線品牌以及鄂酒一些品牌以及地產白酒品牌所占據,沱牌酒終端零售價更多集中在20元以下的產品,這種產品價格,很難滿足作為中國名酒的市場要求。最近幾年,鄂酒在零售價30元左右的通路產品上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如湖北的稻花香,市場規模超過了30億,湖北的枝江大曲也早已經是銷售額15億以上的白酒核心企業,這些企業無論是品牌歷史,還是白酒產業地位根本無法與中國名酒的沱牌相比較,但是他們在市場規模上的確已經將沱牌曲酒遠遠地拋在后面,因此,沱牌需要在通路產品結構上做根本性改造,爭取在核心價位的通路產品上實現根本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