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終端為王”“終端制勝”的營銷理念,一直激勵著白酒企業。
但長期以來,絕大多數白酒企業都聚集在城市的市場終端進行拼殺,而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沖突和矛盾不斷升級。
與此同時,巨大的農村市場卻被企業普遍忽視。
據統計,農村人口約占我國總人口的2/3以上,是巨大的消費群體,不失為一個具有開發價值的另類空間。
那么,白酒企業要想開拓農村市場,又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深入分析農村的白酒消費特點及趨勢
由于農村消費者受社會環境、交通狀況、收入水平、消費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加之各地有不同程度的生活特點,因此,企業應采取差異化策略,區別對待。但總體上,農村白酒消費也有一定的共性。
1.消費集中性。農村大規模的集中消費多是在春節期間。在農村,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白酒是必備的生活用品,加之“無酒不成席”是廣大農村逢年過節的生活習慣,因此,春節期間是白酒消費的高峰期。此時,白酒的銷量約占全年的75%以上。
此外,中秋節前一個月也是購買白酒的小高潮。此時,白酒的銷量約占全年的15%。
剩余10%的白酒消費,多集中在農村的紅白喜事中。
企業需要注意的是,農村消費者購買白酒的場所大多比較固定,因此,企業可選擇信譽好、有影響力的商店和門市進行鋪市。
2.消費隨機性。農村消費者購買白酒以自飲為主,以宴請客人和送禮為輔。而自飲的白酒不需要品位和檔次,能給節日助興,消疲解乏就行,因此,農民選擇白酒的隨意性較大。
同時,80%以上的農村消費者有跟風現象,只有當家里有大事時,才會考慮酒的品牌和檔次。
3.大眾化消費。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民的收入相對偏低,因此,中低檔白酒更易引起農民的興趣,特別是當地酒。
由于農村相對封閉,信息傳遞較慢,主要靠口碑傳遞,這就造成農村消費者具有從眾心理,且跟風購買嚴重,同時,在農村推銷白酒也更易產生轟動效應。
如東北“老村長”白酒就是抓住農村大眾化消費這一特點,長銷直入農村市場,并進攻河北、山東,入住河南、安徽,一路凱歌,取得了可喜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