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人在超市買了幾瓶“李子園玉米漿”。從外包裝上看,很健康,很有活力。
出于職業敏感,筆者打開嘗了一下,此時,問題出現了。
無論李子園主打什么概念,其玉米汁本身的核心內涵是飲料。從本質屬性上講,飲料的中心作用是解渴。健康營養只有附屬在解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渴這個概念上才能得以發展。而李子園玉米汁卻不然,喝進嘴里首先是黏糊糊的感覺,咽下去則感覺喉嚨沾了不少東西,這時,飲料不僅沒起到解渴作用,反而讓人感覺更渴。
隨著飲料進入健康時代,市場上各種添加了蜂蜜、姜等傳統農產品,主打藥食同源概念的飲料日漸增多。
從概念上看,通過玉米這樣一款粗糧打造健康營養飲品,在競爭上,可通過差異化的手法直接與果汁等主流產品競爭,并占據商超等主流終端渠道。
但是,如果玉米汁在產品形態定位上首先出現偏差的話,那么,在渠道上自然也就有了問題。因為既然產品不屬于飲料,那就沒必要非和果汁競爭,可以繞開白熱化競爭形態,進入飯店等渠道。這樣一來,既可以發揮自身營養優勢,又能有效避免劣勢。
可惜,李子園并沒有這樣做,而是非要用自己帶著香精味、雖然已經稀釋但仍和飲料本身概念有較大差距的產品強行做不恰當競爭,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這并不是僅僅針對李子園玉米汁。
事實上,通過李子園玉米汁的案例,筆者認為,廣大食品品牌必須具備這樣一個基本的市場運營常識,即:不管給產品附加什么價值,都必須在堅持品類基本內涵的前提下進行。在具備了這樣的基礎后,還必須根據產品形態實際狀況,系統配置渠道、促銷等資源,只有這樣,一個原本好的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迸發其市場潛力。
而像李子園玉米汁這樣,盲目追捧概念,外加粗糙的市場配置,就算消費者圖新鮮會品嘗一次,但在口碑病毒的迅速傳播下,市場結果終究好不到哪里去。

作者簡介
李明利,北京方圓品牌機構董事長,我國著名的實戰派品牌營銷專家,非傳統策劃人的代表人物,中國農產品品牌營銷第一人,“產業營銷時代”的扛旗者, “品牌作局戰略模式”、“品牌3.0時代”、“本色營銷”的扛旗者,被譽為“未來營銷領袖人物”,是清華食品總裁研修班客座教授。
李明利在農產品產業化、農產品品牌建設、區域特產品牌營銷、水產品營銷、特色產品營銷等諸多領域有著精深的見解,尤其擅長針對企業現狀,提供最具針對性的品牌營銷實戰方案,幫助企業穩健、快速地實現品牌提升和利潤提升。被譽為“特色品牌建設專家”。
聯系電話:13910032978 E-mail:
fyteam2000@126.com 網址:fyteam.com.cn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