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期了解到北京、石家莊等北方幾個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出現康師傅茶飲料斷貨和"兌獎困難"現象,出于營銷策劃人的敏感性和對康師傅飲品的喜愛,筆者在此閑談幾句。
2009年康師傅"再來一瓶"活動簡介
凡購買康師傅茶系列飲品 [ 冰紅茶、綠茶、茉莉清茶、茉莉蜜茶、茉莉花茶、冰綠茶、勁涼、大麥香茶(低糖/無糖)] 490ML/500ML/550ML的"再來一瓶"促銷裝產品,打開瓶蓋,如見瓶蓋內刻有"再來一瓶"字樣,即可憑該瓶蓋,在指定地點兌換相同規格的相同產品一瓶(口味不限);活動截至日期2009年8月31日;中獎率17%。
本次活動效果非常明顯,康師傅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加上康師傅紅茶綠茶優秀的品質再加上如此高的中獎率,將市民的"嘴巴"都吸引了過來,讓競爭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對手"望洋興嘆",毫無辦法。
然而5月中下旬開始,康師傅茶飲貨源吃緊,而且越來越嚴重,時至今日甚至出現消費者"一茶難求" "一蓋難兌"、零售店無茶可賣、批發商捧著千百只蓋無人給兌的情況。是因為產品暢銷導致脫銷還是因為生產能力不足,究竟實事真相如何?帶著種種疑問筆者從市場層面針對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店、消費者方面試圖探知此次康師傅茶飲料斷貨和兌蓋難事件的真相,下面將各方對此事件猜測匯總如下:
猜想一、公司生產任務完成,進行生產線檢修,導致貨源不足。
猜想二、公司為了漲價增加廠家和渠道利潤,主觀控貨。
猜想三、準備調低中獎率,主觀控貨。
猜想四、公司站的高度超出常人,為了達到某種戰略目的或市場效應。
猜想分析:
關于猜想一,就算是公司完成了生產任務,也不可能看著市場上的利潤白白溜走,作為一家飲品實力型企業更不可能選擇在飲品最旺季進行停產檢修,置多年苦心培養起的品牌和產品于不顧。
關于猜想二,針對近日對于康師傅飲品夏季價格的相關問詢,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特別發出聲明:康師傅飲料產品受到消費者愛戴,銷售良好,目前沒有漲價的計劃。
關于猜想三,康師傅對這一質疑聲明說:康師傅一貫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便利、實惠的產品,本著最好回饋消費者的初衷,仍然持續以既定的價格以及"再來一瓶"的高中獎率,繼續滿足消費者需求。
關于猜想四,針對目前個別地區出現的中獎飲料瓶蓋兌換難的問題,康師傅回應稱,會積極去了解市場的真實情況,下一步將采取一些規范化的措施。如此看來策略性謀求市場效應的嫌疑性也降低。
如果連續幾年來出現的類似事件不是康師傅主觀策略性謀求市場效應,那么康師傅公司在營銷和貨源層面真的應該有所改進了,以石家莊為例看看斷貨和兌換難帶來的結果:
一、消費者很傷心,忠實消費者為了買到一瓶康師傅茶跑斷了腿,中了獎兌獎時要么無貨要么碰壁,可謂花錢傷透了心。
二、零售店和冷飲攤很煩心,一方面消費者每天有大量的購買需求,一方面四處尋找無貨源,看著買賣從門前溜走;再一方面每天兌蓋者絡繹不絕,苦于無茶可兌,熟客只能拿其他品牌的飲料先對付一下,但前期一大堆瓶蓋無人給兌現,真是煩!
三、批發商很上火,要貨的、兌獎的"每天跟催命似的",急得上了火就是找不到 "茶"--"全城無茶"!
如果消費者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這將使康師傅的聲譽和品牌大打折扣,而且市場份額也會逐漸被對手搶占。所以建議康師傅行動要 "快",不要讓大家有更多猜想:
一、快速組織好充足貨源并及時補充到市場一線。市場上沒有產品說別的沒用,消費者不會一直等到明年夏天再喝茶。
二、迅速查清真正問題所在,對癥下藥方能除根。
三、統籌協調好各方利益,做好兌蓋服務工作。
筆者作為康師傅冰紅茶的一名忠實消費者,真的很希望早日再次喝到 "她",這就是2009年對"康師傅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