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君國際 認可度 ★★★★
就企業實力和消費者認可度而言,利君只能算是陜西的醫藥龍頭企業。在全國論銷售額,也就在十幾位左右。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上海醫藥股份、九州通等遠遠在其前面。能入選60品牌,原因之一可能是其前身是1938年創建陜甘寧邊區的“八路軍衛生材料廠”,毛澤東和江澤民兩代領袖曾為企業親筆題詞。
格力電器 認可度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1991成立,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專業化空調企業。公司品牌價值的最大來源就是其專業化,一心做空調。這點值得欽佩,入選無可厚非。
中興通訊 認可度 ★★★★
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通信制造業公司和全球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憑借優異的全球業績,中興通訊2007年躋身美國《商業周刊》 “中國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通信設備企業。
海爾集團 認可度 ★★★★★
這是最沒有爭議的品牌,應該說也是中國排名第一的品牌,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我們關注的是,如果失去了張瑞敏的光環,海爾還能“品牌”多久?這是中國品牌發展很重要的問題,往往品牌依靠企業領導人個人的品牌魅力。一旦失去這個人,企業品牌也不存在。
聯想集團 認可度 ★★★★★
這是一所具有學者氣質的企業,成立于1984年,當時稱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公司主要生產臺式電腦、服務器、筆記本電腦、打印機、掌上電腦、主機板、手機等商品。2004年,聯想以17.5億美元收購 IBM PC事業部,并獲得在5年內使用IBM品牌權,成為全球第三大PC廠商。筆者覺得收購最大的利益來自于三方面:一是IBM原有海外渠道、二是新聞價值、三是成為世界第三的噱頭。五年的IBM品牌使用權之后,其PC業務的市場反應值得關注,收購后的文化沖突也值得關注。
TCL集團 認可度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81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全球性規模經營的消費類電子企業集團之一。從TCL三個字母來說,本意是The Creative Life 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意為創意感動生活。然后事實的情況,就其目前的市場可見的戰略而言,已經脫離了本意。加上消費者口碑上傳遞的“太差了”(TCL),其品牌價值縮水厲害。希望TCL多些創意,多些給我們改變生活的驚喜。實際上,筆者并看不出它的品牌價值比海信、創維、長虹等品牌高在哪里。就筆者而言,更看好海信。
中星微電子 認可度 ★★★★
這是一家在1999年由多位來自硅谷的博士企業家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創建的公司,當時承擔的實際上是國家任務做研發,即“星光中國芯工程”。目前,中星微電子已經成功地將“星光中國芯”系列芯片產品推向了國內外市場,應用于個人電腦、寬帶、移動通訊、信息家電等高速成長的多媒體應用領域。入選60品牌,有些牽強。
愛國者 認可度 ★★★★★
愛國者是北京華旗資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這是一家1993年的科技公司,連續十年每年保持60%的穩定增長。目前而言,是少數被國內消費者認可,愿意付出高價的國產品牌之一。其品牌自信值得稱道。
騰訊 認可度 ★★★★★
騰訊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依靠其強大的用戶群,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馬化騰常講的一句話是:“用戶的粘性大,不十分擔心用戶群的失去”,但是如何吸引新生代的用戶,在盈利模式上如何突破是今后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加上現在的用戶群越來越多元化,新的競爭產品如飛信等的出現,也是其要面臨的問題。但是入圍60強,無可厚非。
阿里巴巴 認可度 ★★★★★
阿里巴巴與騰訊成立的同一年,是B2B電子商務最好的品牌之一,是目前全球最大網上交易市場和商務交流社區之一。阿里巴巴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云對市場的理解和對服務的定位。馬云被著名的"世界經濟論壇"選為"未來領袖"、被美國亞洲商業協會選為"商業領袖",是50年來第一位成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國企業家,并曾多次應邀為全球著名高等學府麻省理工學院、沃頓商學院、哈佛大學講學。其個人影響力日益增長,企業品牌價值也隨之提升。所以企業老總多去外面見見面,對提升企業品牌是有幫助的。毫無疑問,阿里巴巴是目前中國最好的電子商務品牌。
東軟集團 認可度 ★★★
東軟于1991年創立于東北大學,是中國最大的離岸軟件外包提供商。就品牌而言,東大軟件的品牌價值主要得益于其旗下的阿爾派。從發展勢頭而言,顯然清光紫光等要強勁。入選60品牌,有些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