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酒業新聞網報道,長沙三兩三好酒業有限公司即將推出一款名為“三兩三好酒”的中低檔白酒。其包裝容量定位為三兩三,正好找到了我國消費者酒量的黃金分割點,體現了一種科學的和諧飲酒文化思想,是對中國和諧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在我國,一般酒量比較好的人,喝三兩三白酒剛剛好;酒量一般的人,朋友在一起聚會,大家一高興拼起酒來,三兩三的酒量也不會傷身體。
據悉,三兩三好酒作為新興酒企,目標定位于中國小包裝白酒市場,其和諧文化與英雄文化不僅創意獨到,而且深諳新時代中國精神,從而被廣大經銷商和消費者所追捧。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眼前有“三亮”,腦中有“三思”。
三亮:一是該企業的思路閃亮,可見對市場是進行了深刻研究的,定位獨到;二是“三兩三”的名字漂亮,讓人過目不忘,自己就會說話,在傳播上更是可以“不費而走”;三是文化上很“明亮”,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飲酒文化。
三思之一、“三兩三”中的“三”是否會形成泛文化?
文化的深度決定白酒品牌的高度,這是筆者的觀點,也是中國白酒行業的共識。然而,關鍵在于,一個白酒品牌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必須是清晰的、有個性的,必須是與其他品牌有顯著區隔的。比如,茅臺,其核心的文化內涵就是中國白酒的貴族;五糧液品牌的核心是“五谷釀造”;金六福秉承的則是中國人的“喜慶”。那么,三兩三酒品牌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蘊含了深奧的和諧文化哲理。“三,天地人之道也。”因此,我國古代思想家通常用“三”以稱天地氣合而生萬物的和氣。道家哲學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倡導“精、神、氣”三者合而為一之道;儒家中的三一哲學,也強調人與自然要天人合一、人與社會要人我合一、人自我完善要做到身心合一。 如果不加任何的篩選和加工,就硬生生地把這些傳統文化“塞插”進三兩三酒的品牌文化之中,無疑會出現品牌的“泛文化”現象——假如某個別的酒企開發一款叫作“喝三兩”的酒,那么,他同樣可以說這些是自己品牌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