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brand)一詞來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他的原始含義是指在牲畜身上烙上標記,以起到識別和證明的作用。它非常形象地表達了品牌的真諦——“如何在消費者心中留下烙印”。品牌是一個綜合、復雜的概念,他是商標、符號、包裝、價格、聲譽、廣告風格乃至歷史、文化、民族等方面留給受眾印象的總和。
關于品牌的定義有很多,不同的代,不同的人對品牌有不同的理解。
著名的廣告大師奧格威認為,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產品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風格的整體組合。品牌同時也因消費者對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經驗而有所界定。
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它們的組合,用以識別某個銷售者或某群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并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相區別。
廣告專家約翰·菲利普·瓊斯為品牌所下的定義是:能為顧客提供其認為值得購買的功能利益及附加價值的產品。
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A)在1960年出版的《營銷術語詞典》中把“品牌”定義為:用以識別一個或一群產品或勞務的名稱、術語、象征、記號或設計及其組合,以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或勞務相區別。
品牌來自社會化生產,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它具有社會性和客觀性。不同的歷史時期,品牌有不完全相同的含義。歷史在發展,品牌的內涵也隨之更新,因此品牌具有歷史性。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認識和經驗,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品牌加以解釋,這說明,品牌也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品牌是產品整體的重要構件和有機組成部分。企業在制定經營戰略特別是營銷戰略時必然會遇到品牌問題。所以,品牌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品牌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一方面,品牌的創建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大量投資。如可口可樂公司每年把其銷售收入的12%用于廣告促銷。百事可樂公司在改換一次包裝后,為了告知消費者,花掉2億多美元。海爾品牌的建立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創立品牌名稱到品牌延伸再到品牌國際化,自1984年開始,歷時20余年?,F在,海爾產品已獲得國際認可,成為我國最先打人國際市場的國際品牌之一。另一方面,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漸漸認識到品牌的價值和意義,增強了品牌意識。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指出,擁有品牌就擁有市場,與外商合作,別的什么都可以談,只有一條不用談,那就是必須用海爾品牌。湖北沙市的活力28本來是嶄露頭角的品牌,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活動,在國內已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與外商合資后,這個品牌漸漸消失了。現在提到活力28這個品牌,活力人就痛心疾首,悔恨不已。
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 著名營銷學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我國臺灣的制造商生產在全球市場銷售的服裝、電腦與家電,但不使用自己的品牌。隨著生產成本的增加,那些擁有品牌的外商便把目光轉向其他地方。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而日本、韓國的公司就避免了這樣的錯誤,如松下、豐田、三星等公司,他們為建立自己的品牌慷慨花錢。這些品牌,即使其產品在國外生產,也能使顧客保持很高的忠誠度。
因而,對企業而言,品牌是至關重要的。擁有品牌,就擁有市場;失去品牌,也將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