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業依舊熱情不減。為了度過這段經濟衰退期,他們有的將范圍擴展到科技研發,有的則是關注起了室內設計,這些已然是故而有之的做法了。不少時尚業內人士都認為一年后,當前衰弱的情況將會有所好轉。
奢侈品巨頭們都同意一種說法,那就是在這種陰霾之下,“奢侈”應盡快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這不僅包括它的唯一性和獨特性,并且根據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對這個產業的重新評估和定位也必不可少。
“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了,業內一定會遭遇一次精減。而留下的則是那些強者,還有那些目標明確的品牌。”不久前才踏上奢侈品這片土地的私人公司Labelux的董事長Berndt Hauptkorn表示。根據近日時尚奢侈品牌頻頻出手的各種積極應對衰弱市場的各種手法來看,趁低收購優質品牌、多元化經營做大市場蛋糕、高低端品牌都反方向延伸產品線是時尚界如今最常見的求變生存法則。
收購容易經營難
8月12日,安踏公告稱將收購百麗旗下意大利運動品牌Fila中國商標權及運營業務,安踏收購在國內運營Fila的Full Prospect的85%股權代價為3.32億元,而收購在香港澳門運營Fila的Fila Marketing的代價為1港元,但安踏將向Fila Marketing提供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港元的貸款,以償還其所欠百麗國際的部分股東貸款。
兩年前百麗國際以約3.7億元購入Fila中國商標,此次賣給安踏的價格與買入價基本持平。此前幾乎戰無不勝的百麗收手實則無奈之舉,Full Prospect在2007年凈虧損額553萬元,2008年擴大至3218.20萬元;而Fila Marketing在2007年虧損543萬港元,2008年虧損699.60萬港元,百麗公司在此次出售后亦承認缺乏國際品牌運作經驗。
Fila品牌的運作方式與Kappa非常相似,即各地區分別品牌授權,這一方式對于品牌授權商利弊各有,而如何塑造品牌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安踏認為Fila是全球知名運動服裝品牌,定位于高端的細分市場,是安踏拓展中國高端市場的機會。不過做國際品牌并不容易,2008年5月安踏就因盈利狀況不理想而出售阿迪達斯、銳步、Kappa三個國際品牌的代理零售業務。
因此,此次交易到底是百麗送走了燙手山芋還是安踏撿到了大便宜還尚未可知,如何運營一個國際品牌不但安踏需要考慮,百麗也需要思索,畢竟要走向世界的企業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這一關。
不久前結束的《金融時報》奢侈品峰會上,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Arnault表示,奢侈品行業在過去的五到六年內的增長勢頭大多是因過度舉債,而不源自經濟的真正增長,起碼在西方情況是這樣的。
“許多投資者相當不理智,想要在任何事上面都摻一腳。” Arnault表示,“而奢侈品行業又總被人認為是有利可圖的,于是人們蜂擁去收購品牌,卻不知道如何經營。”與此相對的是,LVMH在經濟繁榮的那幾年放緩了自己的業務活動,清理了像Christian Lacroix這樣的虧損品牌,同時也做了一些數額不大的投資。例如在去年,他們收購了鐘表品牌Hublot,旨在穩固其在鐘表行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