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從事策劃、廣告、公關、傳播或相關業務的機構在面向客戶提供服務時,一般都會設計出或提到營銷效果的評估標準,比如傳播量、搜索引擎收錄、點擊量、網友評論數等。其中,有些營銷機構則制定了更為詳細的指標,比如針對企業的活動推廣,設計了活動參與人數、影響目標受眾的數量等指標。這些在營銷效果層面的積極實踐對于企業來講,無疑是降低了營銷業務外包的風險。
然而,對企業來講,盈利才是最主要的目標,因此,僅僅保證上述效果標準,并不能確保企業產品銷售的增長。那么,怎樣才算有網絡營銷效果呢?
筆者將營銷效果評估指標設計了三層標準,以通過立體化與多樣化的效果標準體系實現真正的網絡營銷效果體現。
第一層效果標準主要是常規的評估辦法,包括推廣期間實現的主流媒體報道量、網站提供的報道位置和推薦次數、關聯關鍵詞的搜索引擎收錄量、相關關鍵詞搜索排行等。有了這一層標準,就可以確保成長型企業在行業里的聲音能夠達到領先的地步,并在消費群體中逐漸塑造更加深刻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印象。
第二層效果標準主要是整個推廣活動期間,來自于各個推廣渠道的關注度統計,包括各種品牌和產品內容的點擊量、論壇回帖量、網民主動評論與引用量等。有了這一層標準的保障,可以確保企業的品牌和產品信息獲得一定的關注,在一定比例的網民群體中激發了解和購買的興趣,進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并促進終端動銷。
第三層效果標準又有了更高的考量要求,包括圍繞活動營銷策略而設定的活動參與人數、受眾人數、影響人群等,圍繞招商推廣而設定的加盟意向電話、潛在加盟客戶數量等,同時圍繞銷售支持方面,也有整體的要求,一般是自6個月推廣計劃實施完成后,企業某項列入推廣計劃的產品達到了怎樣的銷售增長比例。這一層效果標準很少有第三方服務機構敢做保證,同時,由于這條標準涉及到線上線下營銷策略與執行上的協同問題,因此,對策劃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溝通與執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個人簡介:
鄧超明,贏道營銷顧問機構首席合伙人、總策劃,火云市場咨詢中心高級分析師,北京寒煙牧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FEA整合營銷傳播體系和“營銷四力”模型創建者,專注于成長型企業的營銷策劃、網絡營銷、品牌傳播、電子商務和招商策劃推廣。跨互聯網、營銷、管理咨詢的三棲營銷實戰派人士。
服務客戶:白沙、主航道科技、文都教育集團、德州扒雞、淘課網、鴻臣地產、長城葡萄酒、小角樓等30多家行業企業。
著有《贏道:成功創業者的28條戒律》(清華大學出版社)。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