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近幾年可謂是聲名顯赫,名利兩收,在世界500強中都有自己的穩固地位,似乎成了中國優秀央企的典型代表。中糧旗下原本就有諸如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等系列在各自領域的領導品牌,而今年7月投入61億港元收購蒙牛公司20%的股權,一舉成為蒙牛的大股東,更是讓中糧的盛譽達到到了頂點,其董事長寧高寧也因為善舞資本成為了勢頭一時無雙的風云人物。
早在今年2月,中糧就已經動用2.5億元入主已經破產的五谷道場,意欲在方便面領域再掀風浪,擊破康師傅、統一、華龍三強共霸方便面市場的穩定格局。在中糧品牌架構中,恰恰缺少了一個以方便食品為主業的品牌。因此客觀地說,由中糧這個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來重組五谷道場,似乎是天降大任于中糧,救五谷道場于水火,并為自己再樹一個強勢品牌,彌補產業空缺。一切看來,中糧入主五谷道場,都將會促成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但事實上,事情就真的有這么簡單?許云峰品牌實驗室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中糧會再次帶領五谷道場步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毫無疑問,中糧重組五谷道場是明智之舉。但如何利用五谷道場的資源塑造品牌,卻是一個頗費腦筋的問題,必將高度考驗寧高寧及其執行團隊的智慧。說起這些,就要先從五谷道場的失敗說起。幾乎所有的專家都一致認定,五谷道場的敗局是因為中旺集團在渠道投入和廣告費用的大肆揮霍,導致資金鏈斷裂進而引發出來品牌崩坍的悲劇。果真是這樣的么?中華民族是一個容易相信權威并具有從眾心理的民族,既然專家和傳媒都這么說了,國人也就不再愿意去開動腦筋,于是就慣性地重復著權威的觀點。
品牌實驗室卻認為,五谷道場的失敗真相,被深深地掩藏在了看似成功的 “非油炸”產品概念的背后。五谷道場敗落的罪魁禍首,恰恰是五谷道場最引以為傲的品牌定位上。首先,“非油炸”方便面定位是犯了迷信“是非定位”形而上的重大失誤,是戰略失誤,而不僅僅是戰術錯誤。更可悲的是,五谷道場并沒有真正理解方便面的行業本質,違反了消費者的接受規律。“非油炸”帶來的最大利益,就是“更健康”,而方便面行業的本質卻是“最方便地解決在特定場合下的餓肚子問題”,并非是經常食用只是偶爾拿它解決溫飽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消費者心底認為即使偶爾食用了油炸方便面,也不會對健康帶來危害,畢竟只是偶爾嘛;更重要的是,在中國人的認知概念中,油炸食品是家常飲食中經常吃到的,已經在中國的餐桌上流傳了成千上百年,除了那些高血脂的病人以及怕肥胖的女士對之有所忌憚,大多數人都認為但吃無妨;還有最為globrand.com關鍵的一點,中國人對口味的偏好足以抵消對非健康的所有擔心,臭豆腐肯定是非健康的,吃者甚眾;燒烤也一定是非健康的,但在全國范圍內都大行其道。非油炸方便面的口味,的確不如油炸的好吃,這一點筆者親口驗證過,只吃過一次就從此敬而遠之了。根據以上的幾層分析,五谷道場“非油炸”方便面的失敗是必然的,在消費者度過了短暫的新鮮期之后,一定會頭也不回的棄之而去。即使當年五谷道場的資金鏈沒有斷裂,其賴以生存的消費鏈也一定會土崩瓦解。資金鏈的斷裂,只是讓五谷道場提前壽終正寢而已,并不是致命的最根源。道理很簡單,資金鏈問題可以通過引進風投,銀行貸款都方式來彌補,但消費鏈的斷裂卻是覆滅性的打擊足以導致滿盤皆輸。
據相關媒體報道,中糧揮下的五谷道場還將重新祭起“非油炸”的大旗,這無疑是想要再重復一次五谷道場壯烈犧牲的悲劇。只是這一次的死因,決不是資金鏈斷裂,中糧集團的資金實力遠非五谷道場老東家中旺集團所能相比的。消費鏈的崩潰,消費者的集體摒棄,才是未來中糧操盤的五谷道場的真正死因。
如果我是中糧董事長,一定不會允許五谷道場再次跳進“非油炸”的陷阱中去。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五谷到場也不能兩次吊死在同一棵樹上。反而一定會利用五谷道場品牌,迎難而上進軍油炸方便面領域,短期內將華龍拉下馬還是可以企待的,中糧集團近幾年可謂是聲名顯赫,名利兩收,在世界500強中都有自己的穩固地位,似乎成了中國優秀央企的典型代表。中糧旗下原本就有諸如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等系列在各自領域的領導品牌,而今年7月投入61億港元收購蒙牛公司20%的股權,一舉成為蒙牛的大股東,更是讓中糧的盛譽達到到了頂點,其董事長寧高寧也因為善舞資本成為了勢頭一時無雙的風云人物。
早在今年2月,中糧就已經動用2.5億元入主已經破產的五谷道場,意欲在方便面領域再掀風浪,擊破康師傅、統一、華龍三強共霸方便面市場的穩定格局。在中糧品牌架構中,恰恰缺少了一個以方便食品為主業的品牌。因此客觀地說,由中糧這個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來重組五谷道場,似乎是天降大任于中糧,救五谷道場于水火,并為自己再樹一個強勢品牌,彌補產業空缺。一切看來,中糧入主五谷道場,都將會促成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但事實上,事情就真的有這么簡單?許云峰品牌實驗室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中糧會再次帶領五谷道場步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毫無疑問,中糧重組五谷道場是明智之舉。但如何利用五谷道場的資源塑造品牌,卻是一個頗費腦筋的問題,必將高度考驗寧高寧及其執行團隊的智慧。說起這些,就要先從五谷道場的失敗說起。幾乎所有的專家都一致認定,五谷道場的敗局是因為中旺集團在渠道投入和廣告費用的大肆揮霍,導致資金鏈斷裂進而引發出來品牌崩坍的悲劇。果真是這樣的么?中華民族是一個容易相信權威并具有從眾心理的民族,既然專家和傳媒都這么說了,國人也就不再愿意去開動腦筋,于是就慣性地重復著權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