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過在不同的場合不斷的鼓吹自己“沒錢、沒技術、沒計劃”,取得屢試不爽的認可與信任。請看:
馬云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沒錢、沒技術、沒計劃。
馬云:幾年前我應邀到哈佛演講,就有人這么問。我的答案非常簡單,第一,我沒錢;第二,我不懂技術;第三,我從來不做計劃,這是我們活過來的原因。
馬云:先談沒錢,一般人總會認為,經營一家公司,資本愈雄厚愈好,但我認為,很多失敗的公司就是因為太有錢,所以才更容易犯錯。我創中國黃頁時,只有借來的兩萬元,所以花每一分錢都必須非常小心,小器沒什么不好,公司的錢就是要很小器,一點一點地去花才對。
馬云:再來是不懂技術。可能有些人會批評我是外行領導內行,但我認為,外行當然可以領導內行,關鍵是在于尊不尊重專業。我向來不干涉技術部門用什么技術,我只關心東西做出來好不好用、簡不簡單 。
馬云:由于我不懂技術,我只要求他們做的東西一定要簡單,我們是做中小企業的生意,客戶可能比我更不懂計算機,如果我不會用,那80%的人都不會用,如此一來就沒有生意了,我不干涉技術,但我要求一定要是客戶導向的思考。
馬云:至于不做計劃,這可能讓人不感到不可思議。但從我1995年創業到現在,我只寫過一份商業計劃書,剛好還是寫給中國臺灣的一家投資者作風險評估用的,但最后我們因為網絡泡沫沒有來臺灣投資。我認為,計劃寫得再漂亮,遇到環境變動便失去意義,有沒有實時應變的能力才是重點。計劃寫得再好、再仔細,商場情勢卻未必如你所想。
阿里巴巴馬云:成功源于四個要素
成功的四個要素
馬云堅決否認自己是個聰明人,阿里巴巴走到現在也絕不是因globrand.com為團隊比別人更聰明。有一次,馬云在上海某酒店吃飯,一個酒吧服務生見到他后,和他滔滔不絕地說,在用支付寶時,如何在三天內通過如何精確復雜的計算,就可以賺到一毛二分錢。“這夠聰明了吧,”但馬云緊接著又說,“如果他不是這么聰明,這么帥的小伙子也早該是酒店經理了。”
那么不夠聰明的馬云和阿里巴巴憑什么走到現在?馬云說:“我相信很多人比我們聰明,很多人比我們努力,為什么我們成功了,我們擁有了財富,而別人沒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堅持下來了。別人都不看好互聯網,當時做搜索引擎的人有多少?做電子商務的有多少?而現在呢?”
馬云說,他從創業之初就堅信電子商務一定會走出來。“如果說當時我就知道自己電子商務能夠發展成今天的規模,那我肯定是在吹牛。但是,我相信它會發展。而且我一直堅持著。”
馬云認為,阿里巴巴有今天的成功和財富就在于堅持。堅持也成為大多數成功者列出的必需的要素之一,馬云也不例外。
馬云認為,做一件事情要想成功,至少要有四個因素:“第一是堅信,就是‘我相信’,‘我們相信’;第二是堅持;第三,學習;第四,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也正是這四個關鍵詞,使阿里巴巴走到現在。
在“相信自己”這一點上,馬云對年輕人的建議是這樣說的:“人必須要有自己堅信不疑的事情,沒有堅信不疑的事情,那你不會走下去的,你開始堅信了一點點,會越做越有意思。”
馬云堅信的是什么呢?“堅信互聯網會影響中國、改變中國;堅信中國可以發展電子商務;也相信電子商務要發展,必須先讓網商富起來。”
學習能力,也是阿里巴巴不斷成功的要素。“中國經濟世界經濟互聯網加上我們的年輕,如果我們不學習,不成長,我們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這個時代。”
“在1995年、1996年的時候,一大批專家說互聯網未來應該這樣發展,這樣是錯的,那樣是對的……我覺得他們是瞎扯,因為那時候人類沒有見到過互聯網是什么東西。”
馬云認為,學習是主要的,他和阿里巴巴就是邊學邊干走到現在的。誰都不是天生的CEO,馬云說:“人家問馬云你怎么當CEO的?我說我不知道怎么當CEO,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CEO是培訓出來的。”馬云一樣也是在學習中成長的,“作為一個領導,必須擁有眼光、胸懷,眼光就是多跑多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人要學會投資在自己的腦袋、自己的眼光上面。你每天旅游的地方都是蕭山、余杭,你怎么跟那些大客戶講,世界未來發展是這樣子的。你把旅游計劃放到日本東京去看看,去紐約看看,去其它地方看看,全世界看看,回來之后你的眼光就不一樣。人要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資,這樣才能轉給客戶。”
與之同時,馬云也表示,成功還需要選擇好正確的方向,“如果方向選錯了,你做得越好,死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