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李宇春那屆超女大賽,剛剛結束的“快樂女生”談不上轟動。但是作為一個由媒體聯動,有18萬人參與,吸引力了累計千萬觀眾注意力的節(jié)目,對于研究品牌的人來說,還是有所啟發(fā)的。
“快樂女生”最后排名是:
NO.1江映蓉:101票,最后演唱作品,張惠妹的《一個人跳舞》
NO.2李霄云:67票,最后演唱作品,原創(chuàng)歌曲(未起名)――獻給所有快女
NO.3黃英:在三名選手中分數最低,失去奪冠機會,獲得全國季軍成績。最后演唱作品,紅色歌曲《映山紅》
這前三名是如何產生的呢,是由三種意見群體決定的――19名專業(yè)評審,31人組成的媒體評審團、50位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yè)的大眾評審團。這些人可以視為“快樂女生”的“人大代表”,他們的偏好是有相當的代表性的。
1、從品牌定位角度,江映蓉成為冠軍,說明歐美風格的品牌文化在人們心目中仍占有主導地位。有意思的是,這種受眾多人喜愛的歐美風格的曲目,是一個出生、成長于中國本土,具有現代意識的女藝人演繹的。說明歐美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國年輕一代的血液中。正如高曉松所言,過去中國唱歌的都哈韓、哈日,江映蓉一出來就是歐美范兒,無需模仿。順子則在演唱能力上給予了更高的評價:巨星小甜甜布蘭妮也無法像江映蓉這樣跳舞時能把歌唱得這么好。
如果說是超女促使平民歌手李宇春在國內的走紅,那么江映蓉有可能真正“走出去”,成為亞洲歌壇大陸本土打造的第一個巨星。
2、李霄云作為第二名,更具有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她不具備一個職業(yè)歌手的氣質和形象,相信中國原創(chuàng)歌手比她唱的好的也不在少數。有意思的是,作為一個在澳大利亞學習生活多年的年輕人,她沒有被歐化,骨子里依然很中國,也很現代。堅守著自己的追求,同時也行成了自己的品牌風格。正如伍洲彤所言:她唱的不是歌、是意境。她的入選,說明中國人在品牌選擇上有對本土原創(chuàng)品牌的自信心。不過我們也看到,這種原創(chuàng)還處于探索期,以至于她的決賽原創(chuàng)歌曲竟然起不出名字。不過朱樺對她的無名原創(chuàng)歌曲的定位是:她的歌可以作為“快樂女生”的主題歌,也就是說,她的歌代表了中國更多原創(chuàng)品牌的追求。
3、第三名的黃英在整個快樂女生決賽中總是處于PK狀態(tài)。她的歌聲令人熟悉而且有激情。這個在農村長大的歌手,面對叔叔大爺這些觀眾,學會了很多比自己年齡還大的“老歌”。她唱的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的記憶,演繹的也是上一代人的品牌文化。面對江映蓉歐美文化和李霄云現代原創(chuàng)文化,黃英代表的特定時代的“紅色文化”不斷讓評委們放棄又留住,但最終也沒能成為媒體、專家、大眾的最終選擇。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視紅色品牌的群眾基礎,如果文化背景和江映蓉、李霄云迥然不同的黃英,不是選擇了“紅色歌曲”,她就基本失去了走到最后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