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營銷在英文里叫做Event Marketing,所謂事件營銷,就是企業通過運做公關事件來迅速提高企業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達到“一舉揚名天下知”的目的。進行事件營銷,企業必須整合本身的資源,通過具有吸引力和創意性的活動或事件,使之成為大眾關心的話題、議題,因而吸引媒體的報道與消費者的參入,進而達到營銷的目的。事件營銷與新聞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通過把握新聞的規律,制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并通過媒體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廣泛傳播,從而達到廣告效應。媒體是衡量公眾對事件關注程度的最有效的衡量工具,事件營銷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媒體的力量,首先通過媒體的檢驗,然后再利用媒體把信息傳播出去。
既然事件營銷必須要新聞媒介進行放大,因此,事件營銷的基礎就是必須具有新聞的一切特征。首先是客觀真實性,構成新聞事件要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都要真實可靠。事情發生的環境和條件、過程和細節,背景材料,引用的數字、史實、語錄都必須有依可循,確切無誤,不能以小無限放大甚至無中生有。其次是有明確的目的性,企業運用事件營銷必須明確目標群體是哪些,通過哪些媒體進行宣傳,如何控制新聞走向,最終目的是什么等等。再次是重要性,是指事件內容的重要程度。判斷內容重要與否的標準主要看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程度。一般來說,對越多的人產生越大的影響,新聞價值越大。最后是可控性和系統性,是指新聞傳播能夠在組織的可控制范圍內,如果不能夠在組織的可控制范圍內有可能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甚至出現負面新聞,最后使企業品牌造成不可挽回損失。系統性是指借助外部熱點話題必須策劃和實施一系列與之配套的公共關系策略,整合多種手段傳播手段,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分層次展開宣傳。
2003年伊拉克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戰爭的本質是美國對中東地區巨大石油利益的偷窺,石油作為地球奉獻給人類的寶貴資源,而今天人類為掠奪石油不惜相互殘殺,統一潤滑油敏銳的捕捉到這一新聞素材,在第一時間“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的廣告,并組織全國媒體采訪統一潤滑油高達80多人次,新聞報道高達300多篇,網絡媒體報道高達10,000多條,通過各類媒體的新聞報道,統一潤滑油把一個高端品牌形象展露無遺。統一潤滑油網站從平時的300人次勁升到1500多人次,3月下旬的出貨量迅速竄升,整個3月份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以上,而且當月的銷售額歷史性地突破了億元大關。
2008年2月2日, CCTV1套上午在特別節目《迎戰暴風雪》后段,出現了第一個關于支持雪災內容的電視廣告,“雪災無情,人有情,同心同德,中國郎!”第一家借“暴風雪”進行事件營銷的企業是郎酒!這次事件營銷中的主角不是自己的企業產品,而是雪災現場的畫面,是大家團結協作共戰雪災的感人一幕幕,傳達了“中國郎”的社會責任感,之后引發大量新聞媒體跟蹤報道,當月郎酒出貨量就達到了100%增長。
今年3月份世界還處于金融危機最嚴峻時刻,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游局為了推廣風光獨一無二的哈密爾頓島,在全球范圍內招聘“小島管理者”。該工作任務輕松,每周只需工作3小時,主要內容是巡視一下小島周邊的動物及潛水者,定期將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上傳博客。作為回報,入職者工作6個月即可獲得7萬英鎊(約合72萬元人民幣)的高薪。這個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游局主辦的“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全球海選活動受到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隨著50名候選人的誕生,其中有3名中國應聘者入選,更是引起了華人世界的轟動。具官方數據統計,僅13日當天,就有超過30萬人上網了解了這份為期6個月的工作,網站每小時點擊量達2.5萬人次,致使網站因訪問量突升而癱瘓。而自海選活動開始,到哈密爾頓島旅游渡假人數超過去年同期水平2倍。
以上只是眾多新聞事件營銷案例的幾個而已,事件營銷以其低成本,高效率而成為企業進行市場營銷的一個重要手段,信息傳播過剩和媒體多元化造成的信息干擾,也令很多的傳播大打折扣,而事件營銷卻能迅速抓住公眾的“眼球”,提供信息傳播的有效性。事實證明,好的事件營銷無論是在投入還是在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回報率都超過其他廣告形式。但并不是說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做事件營銷,還是上面闡述的道理:事件營銷的基礎就是必須具備新聞的一切特征,同時還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要精心策劃與執行,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企業掌控自如,才能做好事件營銷。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010-51938824(與我聯系時,請說明您是在《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看到這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