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五糧液與史玉柱強強聯合推出的黃金酒已家喻戶曉,黃金酒也在業內引起不少爭議。褒之有之,貶者亦大有人在。
但從現狀看,史玉柱的黃金酒是贏了。有人說三個億的投入六個億的銷量也算贏?算贏。大家都知道,史玉柱賣的是名酒和保健品。當下,名酒和保健品都是暴利。你可知道500元1瓶的五糧液成本是多少?行外人士可能不清楚。如果業內同行給你算筆帳,可能嚇你一跳,50塊?30塊?20塊?隨你想。中國人的身份和面子都是很值錢的,所以中國人的知名消費品其產品附加值都高得驚人。正因為如此,三個億、五個億企業才敢投。
中國的市場已步入資本時代,在資本時代,策劃人也變得很弱智。然而很多策劃人仍以服務過多少多少知名客戶自居。借名揚名當然是件好事,但不要因此誤導了一些中小企業。幾十萬人的攻堅戰與十幾人打游擊本身就不是一回事,一個跨國公司的總裁到國內管理一個家族企業未必就能勝任。所以策劃人與服務的企業之間只有適合不適合之說。然而很多的中小企業仍然盲目地相信這大師那大師,甚至成為“追星一族”。
居筆者了解,內地一位小企業老板出差到北京,因平時仰慕某某策劃大師,就有心去請他做策劃,結果因穿著太土氣被秘書拒之門外,后來仍不甘心,再次電話過去,結果對方回答他:你能投多少,我們只做1000萬以上的案子。這位老板說的也很有意思:我有1000萬還請你去球,老子買棟別墅回家養老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策劃在資本面前顯得很無力。看看過去的幾個成功案例,無論是金六福、蒙牛,還是腦白金、王老吉,其市場運作靠得都是巨額的廣告投入。從某種意義上講,資本就是實力和信譽。如果資本再與名企、名人、名品這些資源結合起來有時候想不成功也難。史玉柱深暗此道,所以才敢大把大把地燒錢,只要中央臺及各大媒體一上廣告,那就等著收錢吧。黃金酒的出廠價很高,經銷商的運作空間相對一般的酒產品要小得多,但市場還是很容易鋪開就很能說明問題。
黃金酒目前是賺了,但未來收益如何還取決于市場。經銷商可以花錢把產品放到倉庫里,也可以把它擺在超市的貨架上,但消費不消費還是顧客說了算。
出于職業習慣,筆者適逢出差好到商場超市逛逛,據了解黃金酒的市場并未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隨人意,媒體的熱與市場的冷形成了巨大反差,黃金酒下一步如何運作,乃見策劃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