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熱點營銷,即必須將產品本身的賣點與消費者近期最為關注的熱點相結合,將產品信息、賣點轉化為消費者對其的關注和認可,成為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點。同時,借用“熱點”大做文章,占有消費者的注意力,最終將其轉化為促進購買的熱點、賣點。
實際上,市場熱點和消費熱點既是消費需求的密集點和產品銷售增長的機遇,也是企業及品牌培育新形象的利基。
但是,由于“熱點”受偶然因素制約,加之大多數酒類企業資金有限,因此,制造熱點成為一條捷徑。尤其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消費者會由于對未來不確定的判斷而改變消費欲望和消費結構,會變得更加理性。
此時,企業應細心觀察消費者微妙的心理變化,大膽預測即將出現的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流行趨勢、熱點和消費行為,時刻把控市場脈搏,及時設計新品,制定新計劃,以搶占市場先機。
那么,對于身處經濟青黃不接時期的酒類企業而言,如何才能使其“熱點營銷”獨樹一幟、脫穎而出呢?
筆者認為,企業想要預見并把握熱點,必須及時了解政治、經濟、軍事、體育、文化等涉及千家萬戶的信息,并對其加以充分利用。
2002年,當風靡全球的電影《哈利·波特》即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陸續上映之際,一些商家分析后認為,一定會出現“哈利·波特”熱。
于是,他們看準時機,推出了哈利·波特玩具,出版商哈妮則很快策劃了《哈利·波特》一書的出版發行。
同年,隨著《哈利·波特》的“熱播”,凡是與此有關的無論是玩具還是書籍,都出現了空前的熱銷場面。
需要強調的是,“熱點”是大家共有的,就看經營者是否能敏銳地預見并把握住它。
善用事件行銷制造“熱點”
事件行銷的本質,就是利用熱點話題、熱點事件來為企業揚名。如2001年3月,航天飛機和平號殘骸將降落。Taco Bell食品公司在距澳大利亞海岸15公里外的海面上設置了一處浮標,浮標面積為144平方公尺,標有靶心和“免費玉米卷”的紫色粗體字樣。
Taco Bell公司承諾,如果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在3月23日墜落時,正好落到這塊浮標周圍的1000平方米范圍內,公司將向所有美國公民免費贈送其生產的玉米卷。為此,該公司將花費1000萬美元的代價。
于是,在和平號墜落的過程中,數百萬美國人都在電視機前大喊著Taco Bell公司的名字,希望能如愿以償。但和平號墜落的碎片還是沒能擊中目標。盡管美國人失去了一次免費吃玉米卷的機會,但他們卻記住了Taco Bell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