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是文化的產兒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管理不僅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文化,它有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工具和語言。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習俗、信念和傳統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受文化的制約,管理本身即是文化。
美國管理學家丹尼爾·雷恩也認為:“管理是文化的產兒。”一方面,人們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是在各種不同的文化道德的基礎上形成的,管理知識體系和管理體制的完善也是根據文化的變化而演變的;另一方面,就管理實踐而言,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也隨文化的變化而改變。所以文化深深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誠如丹尼爾·雷恩所言:“管理思想不是在沒有文化的真空中發展起來的。管理人員往往會發現,他們的工作總是受到當前文化的影響。”
德魯克指出,管理以文化為基礎。管理不是一種超乎價值的科學,它是一種社會職能,根植于一種文化、價值傳統、習慣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隨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它本身也是文化發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物質,是人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管理水平的提高,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使文化的內容更加豐富。
管理之所以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管理中發揮主要作用的,作為管理主體和客體的,都是人。而人的各種行為,無不受到特定時空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的影響,均體現出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當人作為管理主體從事管理活動時,他的思想行為會反映出文化的特點;當人作為管理客體被人管理時,他的反應、行為同樣體現出一定的文化教育背景。
(二)文化管理
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創造了文化,文化又通過自身的影響改變和塑造著人們。人們遵循著文化的精神,規范著自己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文化系統成為人們的價值取向,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不過,文化的這種規范功能是不能靠強制,而是靠價值觀、信仰、倫理、習俗等文化諸要素潛移默化地發生的。
文化對企業管理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也必然要規范員工的行為。它可以用共同的價值標準培養企業意識,統一員工思想,改善人際關系,增強企業的內聚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也有助于提高企業聲譽,樹立品牌形象。美國學者菲利普·哈里斯在對許多企業和管理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后,認為文化具有以下11種管理功能:
(1)文化給人以認同感,無論在一個國家還是在一個公司均是如此。特別是在人的行為和價值觀方面,文化的作用更大。通過文化,可以增進雇員對組織的忠誠及組織的效率。
(2)文化的知識可以使人更好地相互了解。當管理者們理解了文化的一般和特殊性質后,他們可以更好地推動跨文化的溝通,協調相互關系,提高生產效率。管理的條文、制度也可以按照當地的特點、標準等加以制定。
(3)文化的認識和技巧對發展和影響組織文化是十分有用的。例如,在跨國公司中,公司的文化可以影響當地工作人員和顧客的表現。而且,諸如子公司、分公司、部門等實體都有自己的亞文化,這些亞文化既可以促進,也可以阻礙組織目標的實現以及相互的交流。
(4)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對于分析工作文化是十分有用的。例如,對工業化社會逐漸消失及后工業化社會出現的工作環境的分析。因此,一個了解文化影響的管理者可以對政策、程序、過程按照它們的相關性進行估價。
(5)文化的洞察力和工具對管理的比較研究十分有幫助。它可以使我們在從事領導和管理實踐中文化的障礙變得更少。那些在異文化環境中經營的管理者們,可以在與當地的對手談判及處理組織關系中變得更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