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酒,酒如其名。自從國內白酒巨頭五糧液聯手史玉柱打造黃金酒以來,金燦燦的“黃金”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并成為媒體及公眾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但在眾多的言論中,有些錯誤的認識極大地擾亂了消費者的視聽。因此,作為一名擁有16年營銷經驗的“老人”,筆者要為史玉柱鳴不平!
營銷模式: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史玉柱花的是自己的錢,干的是自己的事。與五糧液合作,一個賣酒,一個做酒,相得益彰。
無論是從事營銷工作的研究者、關心者,還是行業人士、圈內專家,大家都可以關注、研究甚至學習黃金酒的營銷模式,但不要指點是非。因為一切都還在路上,不到最后,誰都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記得1998年,央視等權威媒體都在宣傳保健品在街頭搞假義診、假專家會議,來賣“藥”的問題。鑒于此,筆者當時勸說某企業不要采取這種方式宣傳。但這家企業并沒有接受筆者的規勸,反而把義診、會議當作核心手段來宣傳產品,并演繹得淋漓盡致,其效果竟出奇地好。
從事營銷的人都知道,筆者是把自己的經驗當作了消費者的經驗。而實際上,很多消費者并不具備這樣的判斷,直到現在,一些保健品品牌仍然在采用義診、會議等方式做宣傳,且效果依舊不錯。因此,對于營銷人來說,多觀察,少發言,方是明智之舉。
渠道壓貨:并非新品成敗關鍵
質疑黃金酒不成功的觀點,無外乎是黃金酒當前在渠道中的庫存較大,且終端銷售不暢。但從營銷層面上來講,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新產品上市的成敗取決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渠道和銷售隊伍的層層決策及落實;二是影響持續推進的觀點和論調;三是對新品推廣的規律認識不清楚,即營銷技術問題。
業內人士都清楚,新產品從上市到最終取得成功的推廣周期,是根據不同的行業和產品而各有不同,鮮有一上市就異常火爆的產品。因為所有新產品面市都要經歷一個過程:消費者聽到或見到——嘗試消費——小部分人消費——大部分人消費——紅火銷售。這個過程有時需要一年,有時需要三五年。
君不見,腦白金從在第一個市場江陰做試點到最后紅火,花了整整三年時間,而且同樣是在一片非議聲中成功的。因此,從營銷層面上看,現在給黃金酒的成敗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