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推動著市場經濟的進步。但相比大企業而言,小企業除了“船小好調頭”的靈活外,在品牌、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還都處于先天劣勢。
盡管在大企業的“陰影”籠罩下,多數中小企業在切入市場時,能通過差異化的藍海產品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掘到第一桶金,但當他們扼腕扎袖準備大干一場時,卻發現一個個瓶頸問題接踵而至,甚至讓經營者感到措手不及。此時,“外腦”公司的介入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首選。但在“外腦”公司泛濫的今天,如何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企業的呢?
筆者認為,要找到適合企業自己的“外腦”公司,首先要從企業自身考慮,判斷企業現在處于什么階段;其次要找到能根治“問題”的醫生;最后再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
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根據筆者長期對快消品企業,尤其是白酒企業發展的研究認為,企業的發展過程通常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暢銷產品階段
企業在創業和原始積累初期,通過抓住一定的區域政策和市場機會,以及差異化的藍海產品和巨大的市場潛力能快速掘到第一桶金,但差異化的藍海產品僅僅是機會的產物,如何將差異化的產品打造成企業的拳頭產品或者暢銷產品,是該階段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
第二個階段:市場營銷階段
處于該階段的企業,通過將差異化產品轉化為暢銷產品的成功操作而完成企業的原始積累階段。具體表現為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相對較好。
那如何讓區域暢銷產品持續暢銷,并突破區域界限,實現大區域發展呢?
這個時期,完美的營銷模式與適應市場的營銷組織能幫助企業完成突破。
第三個階段:品牌全國化階段
在中國,完成前兩個階段積累的企業,基本已度過了死亡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通常情況下,這個階段的企業每年會以三位數的增長速度前進。但是,企業如果在這個時期不放眼全國市場,只盯著自己那幾個金牛市場的話,瓶頸期會很快到來。因此,該階段企業品牌的全國化發展迫在眉睫。一旦突破這個階段,企業會很快提升為全國性品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