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8年的春節聯歡晚上會,小沈陽在一夜間紅遍了大江南北。在09年年底的時候,“小沈陽酒”及其背后的公司大豐收酒業也在短時間內傳播開來。招商,銷售順利進行。
我們回顧下其營銷歷程。首先在今年的鄭州秋季糖酒會上,以小沈陽代言的“小沈陽酒”火爆了整個會場。這在大豐收酒業的意料之中,可也在意料之外。說意料之中是因為前期請小沈陽代言時經過縝密的分析,認為憑借小沈陽的巨大人氣再加上企業成熟得釀酒技術肯定能帶動“小沈陽酒”的火爆銷售。意料之外的是沒有想到能夠這么火,會場當天下定金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幾百人,這在經濟危機還沒有完全散去的09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小沈陽酒”做到了,首戰打了個勝仗。
估計是首戰贏得太華麗了,糖酒會上的其他企業和大豐收酒業相比無論在人氣上還是成交量上都相去太遠,不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同時也不否認某些人或者機構想借記炒作一把。于是一篇名為《“小沈陽酒”灌蒙小沈陽》的文章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扔在了網絡上。文章中說,“小沈陽酒”的經紀人否認小沈陽代言過該產品,而且其多次對大豐收酒業進行過警告。
小沈陽被描述成了一個被“黑心”商家欺負的“心太軟”形象。該文章被多次轉載,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小沈陽酒”及大豐收酒業再次被推到了分口浪尖,不過這一次的輿論不利于大豐收酒業。但是總有一些人能不被假象迷惑,撥開層層迷霧,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其實所有的爭論點在于,大豐收酒業是否請小沈陽代言過“小沈陽酒”。 這個事情很簡單,當面羅,對面鼓,大家一對質就知道了。但是有些人明顯躲在后面不想出來,只有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在那里隔靴搔癢,說些找不著北的話。關鍵人物小沈陽,趙本山卻不發一言。他們一說話真相就能大白。但是他們偏偏不說。不說有不說得好處,總是能引起輿論和媒體的大量報道,這對于需要不斷炒作來提升人的小沈陽和本山傳媒來說,是絕佳的機會。而對于一些別有用心一心想搞臭大豐收酒業的商家來說,初步目的已經達到了,混淆視聽,迷惑公眾。
在整個過程當中,大豐收酒業都沒有大面積參與。只是相關人士簡單地說了一句話:我們預計的銷售成績是3億。簡單卻一針見血,足以讓那些流言不攻自破。沒有簽代言合同,誰敢去推。沒有必勝的把握,敢這么放大話嗎?
大豐收酒業非常明智,流言總歸會不攻自破的。而這些流言不但沒有損害大豐收酒業的名聲,反倒讓其旗下的“小沈陽酒”風頭正建,高歌猛進,迅速成為經銷商的新寵。這恐怕是一些人始料不及的,估計要氣得吐血了。
名人代言誰都會,但像大豐收酒業這么巧妙,達到四兩撥千斤效果的企業就太少了。這些年的名人代言一點都不稀罕,大家都在請名人代言,但是大部分企業都雷聲大,雨點小,最后都不了了之。而大豐收酒業顯然把名人效應和酒巧妙地聯系了一起,在營銷的過程中不顯山不露水,追求銷售的同時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在09年年底的各種營銷會議上,定會成為熱烈討論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