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客戶為中心”“顧客就是上帝”……諸如此類的口號和企業(yè)理念,消費者已經聽到太多。然而,這些口號在實際行動中卻缺乏可操作性,因為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完全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畢竟,企業(yè)不是福利機構,要計算投入產出。
盡管“客戶是上帝”這句被銷售人員所熟悉話隨處可見,但實際上,顧客并非“上帝”。
第一,客戶是享受服務的,對企業(yè)是有要求,有期望,甚至有牢騷,有抱怨,有投訴的;而上帝是無私的,是給予的,是造物主。
第二,客戶是個性化的,多樣化的;而上帝是唯一的,一成不變的。
第三,客戶是按照雙方的游戲規(guī)則來執(zhí)行的;而上帝是遵守自然規(guī)則,不以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發(fā)生在美國的真實案例: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在給乘客端咖啡時,因為飛機氣流顛簸導致身體失衡,不小心把咖啡濺到了一位男乘客的西裝上。這位乘客立即暴跳如雷,把空姐猛地推倒在過道上,致使空姐的臉部被椅子劃傷。空姐起來后,繼續(xù)向乘客道歉,這位乘客卻不接受,反而繼續(xù)破口大罵。
這時,正在隨飛機出勤的公司總裁、大名鼎鼎的商業(yè)領袖赫伯·凱勒爾從前艙走了出來,了解了事情的詳細經過后,赫伯代表航空公司向這位乘客道了歉,并同意以西裝原價兩倍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價格賠償這位乘客。
隨后,他通過飛機廣播,向全體乘客宣布公司的決定:公司已將這位野蠻乘客拉進黑名單。他將終身不得乘坐該公司航班,理由是他侮辱了公司員工,侮辱員工等于侮辱公司。一個被你侮辱的航空公司,應該不值得你繼續(xù)乘坐……
最后,赫伯強調:顧客也有不友好的,我們拒絕載乘不友好的顧客,請大家諒解……
從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過度依賴客戶一方面容易導致客戶隨心所欲,另一方面容易讓服務提供者產生惰性,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因此,忠實于客戶并非只忠實于現有客戶。
總之,在與客戶長期的接觸中,交易、交心、交朋友都是相互的。一定要保持個性,在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上,客戶是上帝;但在處理問題的方法上,則應區(qū)分客戶的對與錯。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13733187876。(
與我聯(lián)系時,請說明您是在《華夏酒報》·中國酒業(yè)新聞網看到這篇文章的。)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