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參與市場競爭及渠道運作需要,廠家及經銷商自身經常會對下游渠道、終端消費者等進行一定數額的促銷投入,以拉動市場。而如何把這些促銷“好鋼用到刀刃上”,便成為經銷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那么,經銷商該如何做好促銷管理呢?
正確認識“促銷”
盡管經銷商是促銷的實施者,但很多經銷商卻對促銷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促銷就是廠家給予的返利,應該是自己的利潤所在,因此,他們往往把促銷“收入囊中”,而不投向市場。這種操作誤區,導致很多市場做不大,或者長不了。
其實,促銷顧名思義就是促進銷售,但主要是拉動或者刺激終端消費者銷售或者消費,并不是停留在壓貨這個環節上。
明白了這一點,經銷商就應該對促銷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即要有投入的意識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不僅將廠家的促銷費用用在終端及消費者拉動上,更要在關鍵時候能主動出擊,攜手廠家積極做好促銷。
有效管理“促銷”
經銷商的促銷管理分為促銷費用管理和促銷物料管理兩個方面。
1.促銷費用管理須專款專用。
通常,很多廠家會根據市場需要投入一定的費用,對這筆費用,經銷商應堅持一個原則——專款專用。
對這筆促銷款項,一定要量化、細化使用,把它的用途搞清楚。如做廣告,是通過什么形式做?電視、電臺、分眾傳媒,還是墻體廣告、條幅?具體費用是多少?對此,經銷商要做到心中有數,對費用標準也要大致了解,并要進行審計,防止下屬從中“揩油”。
另外,經銷商還要協助廠家,對所在市場的促銷形式進行了解和摸排,如果是城市市場,電視、電臺、分眾媒體也許效果不錯,但如果在縣鄉或者農村市場,電影、戲曲、廣播、墻體、車身廣告也許是最合適的形式。只有找到了合適的促銷形式,經銷商才能有一個良好的投入產出比。
2.促銷物料管理須用在實處。
很多經銷商都出現過“跑、冒、滴、漏”現象,并認為沒有什么大不了,反正廠家有的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廠家投入促銷物料,也是根據銷量及市場需要投入的,因此,應該認真對待,盡量避免促銷物料的浪費。
筆者曾在巡訪市場時發現,POP貼在了衛生間或者桌子上、凳子上,條幅做成了被墊、床墊,甚至被做成了裝東西的口袋,如此一來,促銷物品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要想避免這種現象,經銷商首先要建立一個促銷物料明細賬,如廠家收到或者自己制作多少促銷物品,誰經手入庫,誰負責領取,促銷物料發放到哪個客戶,有沒有客戶簽名等,都要設計相關表格進行嚴格管理,做到物盡其用。
總之,經銷商的促銷管理看似小事,實則是管理大事。經銷商只有自己真正重視,建立相關監管流程和制度,促銷費用或者促銷物料才會有目標性、計劃性、可控性,才能讓廠商的每一分投入都能見到回報,真正起到刺激和拉動銷售的作用,激發廠商及其營銷人員的積極性,最終讓促銷費用達到“核聚效應”。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13303869878(
與我聯系時,請說明您是在《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看到這篇文章的。)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