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酒類企業由于與原材料聯系緊密,普遍受到了冰雪、地震等因素的影響,而當這些不利影響慢慢擦身而過,他們發現,要抗住銷售下滑的壓力,首先是如何度過當前的經濟環境?持續快速發展多年的中國酒業,或將遇到過冬的難題。
白酒業頭頂三座山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白酒產量從800多萬噸銳減到300多萬噸。2008年,金融海嘯席卷而來,高檔白酒業將再次面臨巨大風險。目前,國內酒業巨頭們已經感到了銷售壓力。
2008年下半年以來,白酒銷售增速有著比較明顯的下滑趨勢,多家機構指出,2009年白酒行業,特別是高端白酒,形勢不容樂觀。
這些機構從2008年11月上旬開始,對全國各個地區多家經銷商進行了數據采集調查,發現高檔白酒的整體銷量下跌達70.6%,就連五糧液與茅臺也不能幸免。有券商報告指出,由于對春節銷售的期待與一段時間以來的銷量下滑,經銷商渠道庫存增加。
2008年,冰雪、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出現,使得原材料價格上漲,同時,物價上揚也直接導致了白酒消費量的減少。一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今年開始,廣東的高檔白酒銷量直線下滑,其中就有五糧液、茅臺以及國窖1573和水井坊。
有券商研究報告指出,受宏觀經濟、財富效應、消費升級等眾多因素的疊加影響,近幾年高檔白酒漲價過快,出現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漲幅的狀況,而提前釋放的“漲價”將為未來幾年的繼續提價帶來壓力。目前終端價與批發價已經走弱,而未來9個月,白酒業的終端銷售會有壓力。
近期,五糧液新品六合液上市消息已經傳出,有經銷商表示;這款酒的價格定位在300多元,目前市場上500元左右的高端白酒競爭日趨白熱化,為了尋找新的市場空白點,一些白酒巨頭已經開始行動,“沒有最貴只有更貴”的局面已經被打破。
從目前來看,全球金融危機,國內經濟環境以及高端白酒漲價過快,是壓在白酒業頭上的三座大山,白酒業的大腕們如何過冬?將成為2009年白酒行業的一個看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毫不懷疑,這些大腕都會使出看家本領。市場的開辟、新產品的問世、營銷手法的嫁接、產品結構的調整等都有出現的可能性。
葡萄酒過剩危機來臨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面前什么也沒有,我們面前什么都有。”一位葡萄酒業內人士引用狄更斯的一句話來描述當下的葡萄酒行業。
當前的經濟大蕭條使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量大幅減少,這將進一步加劇澳洲葡萄酒過剩危機。美國、英國是澳洲葡萄酒最大的出口市場,兩國經濟衰退是導致澳洲葡萄酒行業危機的主要因素。
澳大利亞葡萄酒與白蘭地協會的Lawrie Stanford稱,現在生產的葡萄酒太多了,低廉的售價已經讓生產商無利可圖。
Stanford說:“我們只是想走出這種澳洲葡萄酒低價怪圈,這意味著產品的銷量要降低,供給壓力增大,尤其對于內陸氣候溫暖產區,馬上就會面臨生產過剩危機。”
葡萄酒業的規模化發展是近百年來的事情,1892年張弼士在煙臺創建“張裕釀酒公司”,在這一百多年時間里,葡萄酒逐漸為消費者了解并接受。近年來,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而葡萄酒生產大國也不再局限于西歐國家。
伴隨著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中產階層的發展壯大,中國葡萄酒的消費量呈現出快色增長的趨勢,但是有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消費葡萄酒僅為0.5升,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4.5升的11%,這表明,葡萄酒行業在國內有著巨大的前景與空間。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葡萄酒關稅下調,進口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由2006年的6.6%上升至10%。世界葡萄酒界權威湯姆.史蒂文森主編的《葡萄酒報告》預測,2010年中國對葡萄酒的需求中,高檔酒將占到50%,中檔酒占到40%,而低檔酒只占10%。
這些利好消息并不能掩蓋進口葡萄酒的弊端—缺少強勢且知名的品牌。沒有一個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領導型品牌,決定了未來進口葡萄酒行業還將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銀河證券分析報告認為,目前國內葡萄酒業最大的關注點是國外品牌對國內品牌的沖擊程度,而當前國內葡萄酒業仍處于壟斷競爭格局,長城和張裕已經確立了未來行業霸主的有力爭奪者地位。
“我們認為今年葡萄酒行業受經濟影響將更大。”上海證券分析師騰文飛則對近期葡萄酒產量下滑表示出了擔憂。一位從事葡萄酒經銷的業內人士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08年葡萄酒行業的銷量比前年下滑了約15%。
啤酒降價換市場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給了啤酒行業一個爭霸的機會和舞臺。而就在奧運期間,各個啤酒企業都忙得不亦樂乎,各界對啤酒行業也有著十足的信心。
然而,2008年上半年啤酒銷售增速僅3.64%,遠遠低于2007年的13.15%。進入下半年以來,很多業內人士發現,奧運會對刺激啤酒銷量的推動更是十分有限。愛建證券行業研究員楊云帆預計,增速同比放緩的趨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多年來,“高成本,低售價”一直是啤酒行業面臨的尷尬局面,一瓶啤酒的價格不如一瓶水的市場怪象成為啤酒業難以名狀的痛。據業內人士介紹,釀造啤酒的成本中30%-40%是啤酒大麥,大麥供求的狀況直接影響了啤酒的價格。
近年來隨著啤酒大麥和原油價格的攀升,給各個啤酒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成本壓力,不過隨后啤酒大麥價格持續回落。銀河證券分析師董俊峰認為,近期啤酒大麥價格已經下降到2006年的水平,預計2009年受全球農產品市場調整市的影響,價格還會回落,這將直接釋放行業成本壓力。
“面對激烈的競爭,大麥價格回落后,啤酒企業可能采取變相的小幅降價。”另一位證券分析師認為,2008年啤酒銷量較低與雪災、地震、經濟下滑等因素有關,在2009年行業產量增速有望略有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