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月份PMI為45.3%,比上月上升了4.1個百分點。作為宏觀經濟先行指標的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回升。
“僅憑最近一些數據便斷定中國經濟復蘇的看法站不住腳。”摩根大通中國投資戰略研究主管兼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右圖)則潑了盆冷水。他指出,除了內地股市,在離岸市場,中長期無本金交割人民幣利率互換,在數周內已升至3個月高位,反映市場預期內地經濟不景氣周期縮短,內地市場利率或可提早見底。離岸利率互換市場一向被視為領先指標,該市場除反映宏觀經濟前景,也反映短期因素如供應、大型投資者的組合變化。
龔方雄認為,中國經濟仍存在穩定和復蘇遭到干擾的風險,“即使我們已接近去庫存過程的尾聲,重建庫存也未必自動發生或持續。”
他列舉了三個最大風險,一是通縮下實質利率仍太高;二是內地住宅囤積多達2年存貨,若非進一步采取刺激措施,房地產成交難以復蘇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三是出口商最壞的時刻尚未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