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比數據顯示經濟已經見底盡管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只有6.8%,但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認為,環比數據比同比數據能更好地把握最新的經濟增長動態。從同比數據來看,今年第二季度可能會比第一季度還差,大約會在5.5%左右,形成本輪周期的底部,但從季度環比折合年率數據來看,2008年第四季度1.5%的增長率很可能是最差的,今年第一季度會有所好轉,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環比增速(年率)很可能達到或接近10%。事實上,目前這種觀點已經逐漸在市場上成為共識。
除流動性獲得改善外,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信息都在向市場發出中國經濟在逐步復蘇的初步信號:最近鋼價甚至鋁價已從底部大幅反彈;去年11月份、12月份,甚至今年1月份房地產的成交量都從去年9、10月份的底部反彈;春節黃金周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同比增長了13.8%;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升至45.3。龔方雄認為,基本面的改善與近期A股的上漲相吻合,A股對經濟的預測能力和相關性已有所改善。
數據顯示,進入2009年以來,上證綜合指數扭轉了去年暴跌65%的頹勢,上漲了24%,是彭博跟蹤的90個股票指數中漲幅最大的。
瑞銀證券執行董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陳李告訴記者,A股最近的表現與三個因素有關。首先,投資者預期經濟基本面有所恢復。目前大多數A股投資者不再特別關注同比數據了,已開始關注季度的利潤環比數據。而基于大多數原材料股票的存貨都有顯著出清的跡象,以及原材料價格在過去幾周已反彈了7%至10%,企業的利潤環比數據在未來兩個季度顯然會上升。其次,信貸增長改善了流動性,刺激了宏觀經濟、信用市場、股票市場。事實上,過去一周A股的周成交量創造了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A股開始領先于其他市場在對比了2008年和2009年的股市表現后,陳李表示,從2008年年中開始,因當時國內投資者對金融危機影響經濟有很大擔憂,海外市場顯然引導了國內市場的走勢,進一步加劇了A股的下跌。但是,今年情況已經發生逆轉,A股在某種程度上已開始引導或者領先于國際市場的表現。事實上,在過去兩周里,A股對港股的影響就比美國股市更大一些。
“A股持續強勁回升讓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相信中國經濟也許能夠早于預期復蘇。如果事實果真如此,中國的需求將再次拉動全球的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全球經濟走出衰退。這就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國外投資者來關注A股的原因。”陳李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