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稅收收入下降16.7%
昨天,國家財政部公布我國2009年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情況。數據顯示,全國財政收入6131.61億元,比去年同月減少1265.03億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964.82億元,下降28.4%;地方本級收入3166.79億元,下降2.7%。
同時,稅收收入也繼續大幅下降。1月份稅收收入5639.01億元,同比下降16.7%。
其中,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2.8%,國內消費稅同比增長13.2%,營業稅同比下降2.7%,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24.8%,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1.9%,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19.1%,關稅同比下降19.3%,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95.7%,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21.2%。另外,當月外貿出口退稅634.27億元,同比多退126.75億元,大幅度增長25%,相應的財政收入減少。
“兩節”影響當月收入
財政部指出,當月財政收入下降較多,主要影響因素:一是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效益下滑,財政收入來源減少;二是實施稅收減免政策,包括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征收、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減免個人所得稅、增值稅轉型改革減稅、以及對小排量汽車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等。此外,“兩節”放假使今年比去年同月減少5個工作日這一不可比因素也對當月收入增長有較大影響。
專家:我國經濟增長仍偏弱
興業銀行資產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春節可以說是造成1月份財政收入大幅減少最主要的因素,“1月份只有17個工作日,對收入有較大影響。”
但他也強調,財政收入的大幅度減少,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目前增長力量仍偏弱,這與1月份M1環比下降的趨勢是一致的。
他認為12月份財政收入的小幅增長是一個偶然因素。每年年底因為各企業單位計算最終收入,會使稅收征繳增加。他預計今年2月份財政收入仍將同比負增長,但降幅會比1月份低。
魯政委還認為今年一二季度是我國經濟調整階段,但他預計一季度GDP同比增幅將高于去年四季度,而二季度GDP增幅將更高。但并不能由此認定我國經濟觸底反彈的到來,“如果信貸高增長不能持續,我們可能在三季度再度看到經濟下滑?!?
相關新聞
1月全國發電量同比下降12.30%
今年1月,全國發電量和用電量數據仍延續了2008年以來的下滑趨勢。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下稱中電聯)的內部統計顯示,2009年1月,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為2476.3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30%;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滑12.88%,而廣東省的用電量同比下降了21%,浙江省的用電量同比下降了24%。
中電聯一位專家表示,由于去年的春節在2月,導致當年1月的基數相對較高。另外,去年初的南方冰雪災害對今年的同比數據也有干擾。此外,剔除部分企業春節停工的影響后,今年1月的用電情況還是比較平穩的,但用電量增速逐月放緩的總趨勢仍在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用電量大幅下滑的地區,有由西向東蔓延的趨勢。其中,廣東、浙江等東部發達省份用電量的下滑趨勢明顯。”這位專家指出。 N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