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面不支持大盤股行情
作為本輪行情的人氣板塊,中小盤股借助各類或實或虛的題材已有大幅反彈,代表小盤股的中證500指數年初以來截至上周累計上漲39.48%,而代表中盤股的中證200指數則上漲37.97%。中小盤股目前面臨的不利處境在于,其一是前期漲幅巨大,累積了較多獲利盤;其二則是隨著4萬億元投資、產業振興計劃等一系列政策塵埃落定,炒作熱情漸漸弱化。因此一旦市場震蕩加劇,獲利資金勢必選擇離場觀望。
不過,行情發展的最大制約還在于大盤藍籌股。在本輪反彈的后半段,投資者普遍將市場上升的動力寄托于大盤藍籌股的補漲。可惜,大盤股不可能像小盤股那樣僅僅憑借幾條政策措施就能隨意打開想象空間,主導這些權重板塊的機構投資者不可能脫離實實在在的宏觀數據和基本面預期來進行操作。
就基本面而言,雖然大家能夠勉強從PMI、信貸增速、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等經濟信息中找到做多周期性大盤股的理由,但這顯然還不足以沖消投資者的眾多顧慮,例如如此高的信貸增速能否持續到第二季度,私人部門的投資將出現怎樣的萎縮。特別是近日海外金融市場再度陷于動蕩,各主要經濟體增長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強。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銀行、石油石化、煤炭、鋼鐵等周期性大盤股欲漲還跌的走勢。我們注意到,上周三中證100指數大跌4.96%,遠高于中證200指數的3.78%和中證500指數的3.86%;而中國石油、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建設銀行、中國神華6只股票就拖累上證指數近50個點。
市場后續資金仍充足
我們認為,盡管短期內市場面臨階段性調整壓力,但這屬于急速上漲后正常的回調,預計調整空間不會太大,2100點區域有望發揮較好的支撐作用,消化調整壓力后的市場機會仍值得期待。
支持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仍在于充裕的流動性。由于各商業銀行對優質項目的爭搶,預計整個一季度的信貸投放都將較為積極,而前期大幅降息催生流動性的效果仍將逐步顯現。至于市場所關注的信貸資金是否間接流入股市的問題,我們認為,即便這一資金來源被嚴厲監管后部分截斷,也無法抑制其他途徑資金向市場的流動。畢竟當前實體經濟的復蘇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民間資金在國有資本壟斷的背景下又無法進入前景相對穩定的行業,因此選擇入市投資或短線投機自然成為合理的選擇。另外,新基金股票倉位的提升,以及近期新募集基金的設立,都將為市場提供后續的資金來源。
此外,從決定市場重心的大盤權重股來看,在經歷了前期的估值修正后,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目前仍處合理水平(中證100指數靜態市盈率約15倍)。預計大盤權重股將在小幅調整后回歸前期震蕩的箱體區域,并形成穩定大盤的主要力量。
考慮到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周期性大盤股不易出現明顯機會,這意味著指數的運行空間受到約束,后市機會仍將來自于中小盤股的結構性行情。由于新能源、醫藥、航天軍工、電力設備、農業等行業具備相對確定的增長預期,主流資金在這些板塊中的反復運作將是未來行情的重要特征。待相關板塊調整到位后,投資者可把握下一輪波段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