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改或加速
我想,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會議報告將是一個關注點。通過政府工作報告,我們能夠看到決策層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以及2009年經濟政策的主基調。
首先,GDP增長目標將被確定在8%左右。雖然這一目標與往年相似,但意義截然不同。在過去的數年,這一目標往往意味著政府希望控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但這一次它意味著當局將采取一切手段刺激經濟,以抵御自193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衰退。達到8%的經濟增長確實是個大難題,但是中國具備許多他國沒有的優勢,可以貫徹財政、貨幣雙重刺激政策。
其次,通貨膨脹率將被確定在3%左右。真正的挑戰是如何防止現在的通脹消失趨勢演變為通貨緊縮陷阱。除去刺激經濟計劃,當局今年可能加速放松能源價格管制。
第三個方面是創造至少900萬個新工作崗位。這一目標即使實現,也不足以吸收60萬名大學畢業生和出口行業超過2000萬名的失業農民工。今年真正的失業率可能高達7%-8%。
財赤不是什么大問題
兩會的另一個關注重點是財政部長所作的2009年度財政預算報告。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極有可能推出高達9500億元的財政赤字。這個數字約占GDP的3%,規模為歷史之最。這主要是為中央政府提出的未來兩年1.2萬億元基建投資計劃籌資。
而9500億元的赤字將是2008年預算的8倍,展現了政府抗擊經濟危機的決心。可以對比一下1998-2002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情況,當時(2002年)中國財政赤字額達到GDP的2.6%。
在我們看來,這一財政赤字規模不會是什么大問題,因為政府在增加公共借貸方面仍有余地。除了為赤字融資,中央政府很可能代表地方政府發放2000億元地方債券,同時中央政府也可能發放更多特殊長期債券為基礎建設項目籌資。總的來說,財政刺激總額很可能比預算赤字額更高。
全國消費券計劃?
如何刺激消費預計會是此次兩會討論的另一首要問題。如果醫療及社會保障體系得不到完善,中國消費者極高的“預防性”儲蓄率是不可能下降的,除非更好的衛生保健和其他社會福利制度能夠建立,但這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
所幸,還可以采取一些短期措施:
一是減稅。“將個人所得稅的門檻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這一方案據說已經被提上兩會議程。同時,國務院已經批準未來三年內投資8500億元改善醫療部門的計劃。
二是發放消費券。一些財政狀況較好的城市已經開始發放消費券來刺激當地消費。比如四川成都已經發放了3790萬元的消費券給當地低收入者,去年12月,當地總共379100個居民獲得了100元的消費券。浙江杭州也在1月向當地570000名低收入者發放了100元的消費券。
受該措施效果良好的影響,更多地方政府(如南京、深圳)正計劃模仿上述城市做法,發放總額高達22億元的消費券。
一個全國范圍內的消費券發放計劃,有可能會成為兩會另一個討論的焦點。
(作者系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本文系早報記者姚偉根據其最新英文研究報告編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