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專電 已披露年報顯示,盡管仍有不少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得益于非經常性損益,但從統計數據看,目前這些公司的整體盈利中,非經常性損益所占比重較2007年有所下降。
據統計,截至3月2日披露2008年年報的162家公司,去年全年營業收入總計4441.91億元,較2007年同比增長20.5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82.06億元,同比增長6.54 %。
值得一提的是,282.06億元凈利潤中,非經常性損益為35.25億元,占比12.50%。而2007年相同樣本的非經常性損益為58.14億元,占這些公司凈利潤比重為21.96%。顯然,這批公司2008年業績中非經常性損益占比明顯降低,下降了9.46個百分點。
從統計明細中可以看到,162家公司中有151家2008年實現盈利,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占比超過100%的公司有12家,占比7.95%,這12家公司在非經常性損益上取得的收益對上市公司業績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但進一步數據顯示,2007年這批公司有153家實現盈利,非經常性損益占比超過100%的公司達17家,占比11.11%。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兩組數據差距不大,但從中也可看出上市公司盈利中經常性收益比重有增加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收益,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凈利潤要低于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凈利潤,從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小于按照當期凈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損失,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凈利潤要高于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凈利潤,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高于按照當期凈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對于這樣的公司而言,一旦來年宏觀環境改善,浮虧取消,其業績增長的潛力可能更大。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