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民不再靠土地吃飯。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四季度開始出現農民工回流。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截至2008年底,我國1.3億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中,大約有2000萬由于無法找到工作而大規模返鄉。專家表示,2009年,進城務工者整體的平均工資將被壓低;而返鄉農民工因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所限,除繼續務農外,選擇不多。
但農業收入的增加主要靠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和價格的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監測,生豬價格從2008年二季度起大幅度下滑,春節期間雖有小幅回升,但下行趨勢并未改變;種植業中,除小麥受干旱影響價格沒有下降之外,水稻、玉米價格仍整體下行。
耕地在逐漸減少,農產品的單產增幅有限,價格漲幅下降,種植業的收入狀況,從增長來看,并不是太好。
面臨農產品價格下行與就業形勢嚴峻雙重壓力,2009年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如何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事關擴大內需全局。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確保今年農業農村經濟較快平穩地增長,確保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如何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成為兩會期間關注、討論的熱點。
王一新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
讓農民有長期從事農業的動力
近年來,我們國家一直很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但怎樣才能讓農民有長期從事農業的動力?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解決。第一,比較徹底的系統解決中國農民的福利系統問題?,F在,我們國家已經開始重視農民保障體系的建立。第二,國家對農產品實行的最低保護價收購,應該法定化,而不是每年根據某一農產品過剩,臨時出臺一些措施。有這個保證以后,農民才會進行一個長線的投資。第三,要通過一些立法或者辦法,要求從事農業的加工貿易企業或者一些農村企業,跟上游的種植企業或農戶進行接軌,要讓農民不僅僅從事種植,還要分享流通加工領域的增值好處,只有把這個上下游捆在一起,農業才是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