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開始,花旗集團、美國銀行、蘇格蘭銀行、福特汽車、豐田汽車等相繼披露2008年年報,一個接一個的巨額虧損重創了已經脆弱的金融市場。
美國國際集團3月2日披露,去年四季度虧損617億美元,創美國公司歷史最大季度虧損記錄。3月3日道瓊斯指數跌穿7000點,創1997年5月以來的新低。匯豐控股3月2日公布2008年年報,業績驟降七成,恒生指數隨即出現連續調整。
目前,2008年度世界500強公司已公布年報的不足1/3,金融、石油、汽車、電子、零售、航空行業許多重磅公司年報尚未登場。考慮到國際金融危機仍未見底,加上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以上行業2008年虧損嚴重,預計壞消息還可能繼續傳出。
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認為,未來2-4個月上市公司年報集中披露極有可能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第二輪沖擊,并滲透金融市場,再次重創實體經濟。
金融危機對上市公司的沖擊集中暴露,將加劇全球股市的震蕩。年初以來,“年報巨虧潮”拖累全球股市下滑。此外,行業巨頭多為跨國公司,國際間的危機傳導效應可能放大股市波動的幅度和范圍。
上市公司巨虧消息可能進一步影響到匯率市場的穩定,引發區域債務危機爆發的風險。在“公司虧損-股市震蕩-信心動搖-資金外逃”的傳導鏈條下,美元以外的很多主要貨幣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都面臨貶值風險。由于擔心金融危機繼續擴散,大量資金撤出東歐國家,半年來俄羅斯盧布已貶值55%。
在危機看不到終點、投資信心受挫的情況下,實體經濟難免再度受到影響。具體表現為: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徘徊;“近似零利率”限制貨幣政策運用空間,加大流動性陷阱風險;通貨緊縮和失業潮正威脅全球;全球消費和投資都將面臨繼續下滑。這種局面對中國出口企業將帶來不小影響。2月份貿易順差已大幅萎縮至48億美元,進出口均連續4個月負增長。
總的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過去,并且可能繼續深化。面對這樣的局面,投資者應對“行業巨頭年報負效應”做好心理準備;宏觀調控則應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必要時可進一步推出經濟刺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