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中國人民銀行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和廣義貨幣供應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所反彈。專家認為,2月份我國貨幣信貸實現了合理增長,我國經濟活躍程度有所提升,但票據融資的居高不下可能部分削弱信貸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繼續超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萬億元
數據顯示,2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8273億元。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指出:“在國家刺激經濟、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背景下,貸款高增并不意外,這說明刺激經濟的意圖正在通過金融機構進行傳導。不過,去年春節在2月,同比高增也有基數因素的影響。”
自2008年11月以來,我國人民幣貸款已經連續4月高增。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09年新增貸款計劃定為“5萬億元以上”。截至2月末,今年新增貸款已達2.69萬億元,超過全年計劃的半數。
央行副行長蘇寧日前指出,在國際信貸市場幾乎停滯,使實體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國內信貸高速攀升說明中國金融體系穩定且流動性充裕,有助于保證經濟增長。
2月新增中長期貸款中,除去居民戶中長期貸款,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3678億元。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指出:“中長期貸款保持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2月份依然是政府主導項目的密集投放期。”
居民戶貸款保持了1月份的快速增長勢頭,2月當月增加439億元,同比多增339億元,表明居民消費貸款有回暖跡象。
張其佐建議,國家可以進一步推行適度寬松的消費信貸政策,在保障性住房、汽車等方面給予更多信貸方面的優惠,也可以將消費信貸的領域擴展到休閑娛樂等,以期達到促進消費的目的。